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要闻
中医人才培养:传承是根,实践为重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2-09-23 08:06:39 责编: 刘东伟

近日,含山县人民医院医务人员走进含山县含城第三幼儿园开展以“中医药健康你我他”为主题的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图为该院中医主治医师赵玉良教小朋友认识中草药和人体模型穴位,让他们从小感受中医药文化的魅力,传承中医药文化。 通讯员 欧宗涛 摄

中医药资源大省安徽,拥有“北华佗,南新安”中医药文化宝藏,诞生了许多优秀中医流派。如新安医学培育了一代代杰出中医专家,术擅岐黄,济世惠民。如何改变中医药人才供需不平衡等现状,突破一些“名医流派”后继乏人的困局?守正创新,探索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关键。增强对中医的文化自信,传承是根,人才为本,能力为重,才能培养更多实践型中医药人才。

现状 人才梯队需健全

中医有不同流派,各流派亦有诸多分支。安徽最有代表性的新安医学拥有超过20个不同的学派。据不完全统计,在黄山市,家传三代乃至近三十代的新安世医共有76家,涌现出了休宁“西门桥儿科”、歙县“黄氏妇科”、祁门“胡氏伤科”等众多特色专科。其中,“张一帖”内科、郑氏西园喉科和祁门蛇伤疗法,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家族链’传承是新安医学一大特点,虽有利于形成专科特色,但不少新安医学专科门诊存在家族传承、家庭门诊现象,‘传儿不传女、传内不传外’,一些老的治疗方式逐渐落伍,人才培养模式难以形成规模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安医学的发展。”黄山市中医药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分析。

中医人才分配不均,特别是基层地区缺乏专业中医人员的现象较为突出。部分农村群众仍然很难就近看中医,更难问诊名医。

“老、中、青中医人才梯队的断层,是我省发展中医药事业的一大难题。”省中医药发展处副处长吴化成介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省几乎每个地区都有“领军”名医,比如天长的“杨氏”、安庆的“殷家”。如今,放眼全省,名家中医偏少,缺少高层次学术带头人,缺少引领带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排头兵。随着老一辈中医名家相继离世,青年中医还难以独当一面,中医人才断档比较严重。此外,由于中医药学重实践、成长期长、强调经验性,具有特殊成才规律,中医药人才存在着“下不去、留不住、用不上”现象,特别是基层中医人员缺失尤为明显。

今年6月,《安徽省“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出台,提出推动“北华佗、南新安”传承创新。提升中医药教育水平,建立早跟师、早临床学习制度。柔性引进沪苏浙等地名中医在安徽省建设“长三角名中医工作室”,鼓励中医(专长)医师到基层医疗机构执业。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后继有人,强化支撑,才能更好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

国医 “师承”培养要精进

“我的工作室落户蚌埠中医院,就是想要把自己多年的中医研究成果传承好,造福广大老百姓。”近日,国医大师唐祖宣传承工作室揭牌暨拜师仪式在蚌埠市中医院举行。唐祖宣老先生擅长心脑血管病的治疗,对周围血管病治疗也有独到之处,学验俱丰,德艺双馨。师从著名老中医周连三,系统学习中医经典著作。师承现场按照传统礼仪进行,徒弟向唐祖宣献拜师帖、鲜花,并奉拜师茶、聆听师训。

对于中医而言,传统的“家族链”培养模式难以规模化培养中医人才。现如今,中医师承成为了当下主要的人才培养方案,对传承中医具有重要意义。

张国梁介绍,“中医师承”指的是传统医学知识传承的一种方式,以师授为主,口传心授,将经验传承给徒弟,使得传统中医药知识得以继承下来,并加以弘扬。学习人员经师傅多年教导后,参加出师考核,考核通过并拿到《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后,就可执业成为一名中医大夫。

师从国医大师徐经世先生的张国梁,对徐经世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历历在目。“在徐老身上看到‘大医精诚’的高尚品质,他一直为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发展呕心沥血,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张国梁坦言,做好传承关键在于“师在传,徒在承”,即“师真传,徒真承”。老师首先要传德,仁德、仁术是本职的要求;其次要积极负责做好临床带教,毫不保留把自己的压箱底功夫传给学子。弟子要品学兼优、道德为先,学习中不断付诸临床,在实践中求真知、练能耐。这是“中医师承”最重要的核心所在。

省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师承”培养方式有别于院校教育,是院校教育的重要补充,是中医特色与优势的体现,是继承和抢救老中医学术经验的重要手段。下一步,将建立健全中医药人才培养机制,形成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有机衔接,师承教育贯穿始终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

院校 守正创新育英才

“由于部分中医高校采用的是统一的大纲版教学,对一些类似《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等中医经典的教学力度不够,导致了很多学生对于中医古籍的阅读量不足,而难以提升中医学生的中医思维能力,因此要加强完善‘重经典、读经典、强师承’的中医药经典教学模式,推动中医药教学传承精华尤为重要。”安徽中医药大学校长彭代银教授说。

中医药高层次人才的教育培养过程中,重视和加强中医药经典教学,是新时代中医药教育贯彻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核心要义。

彭代银介绍,安徽中医药大学重视学生对中医古籍经典的学习,已建立以中医经典课程为主线的中医药类专业的课程体系,《黄帝内经》《金匮要略》等中医经典课程纳入到本科、研究生教学的必修课程。通过课程设置,让学生更好地学习中医经典,建立中医的思维体系。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安徽中医药大学以基础为纲,在学校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中医学基础”“临床中药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等专业基础课程占据了半壁江山。“在本科阶段打牢学生的中医药理论基础,就是把医药文化认同感深植于学生内心。”该校药学院院长桂双英说。

为此,学校提出学生要具备中药“专业五能”培养目标——能“识”药,能用本草的历史眼光识中药;能“辨”药,能辨识中药材或饮片的真伪优劣;能“制”药,会传统工艺,懂现代技术,善炮制加工、精制剂生产;能“用”药,知药性功效,懂中药配伍,会临床应用;能“创”药,会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发新产品,促进新应用。

中医除了要有精湛的治疗技术,如何识别草药也是培养中医人才的关键所在。目前,该校构建了第一、二、三课堂一体化的校内外实践育人体系,创建了黄山野外药用植物识别、亳州中药材市场中药材辨识、中医药文化节、大学生中药资源科考等实践育人品牌项目。自2018年起,学校启动了中药资源科学考察活动。每年暑期,经层层选拔的20余名学生深入大别山、皖南山区等地,采集道地药材标本,实地考察中药材资源的分布、保护和开发利用等情况。

彭代银说:“通过科学考察,学生锻炼了体魄、锤炼了意志、增长了中医药知识,也增强了中医药文化自信,为中医药人才培养打下夯实基础,为锻造中医药人才梯队提供系统支撑。”

(见习记者 罗晓宇)

    相关新闻
从凌家滩到禹会村,实证中华文明起源“高光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