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要闻
我省试点实施“农业保险+一揽子金融产品”行动计划,深化农业保险与信贷、担保、期货、基金等金融工具联动,引导更多金融活水流向“三农”领域——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江淮记者走基层】农业保险撬动“金融支农联盟”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2-12-07 07:15:11 责编: 徐文娟

“在全省16个市的17个县市区先行试点,力争2025年全省所有县市区全面推开。”近日,我省提出试点实施“农业保险+一揽子金融产品”行动计划,在庐江、濉溪、蒙城、埇桥、固镇等地先行试点,深化农业保险与信贷、担保、期货、基金等金融工具联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这次试点将有助于引导更多金融活水流向“三农”领域,更好服务农业“两强一增”行动。

织牢农险“安全网”护航“三农”

农业保险“安全网”织得越牢,农民在面对风险灾害时越有底气。

“今年夏季碰上高温干旱,田里的水稻缺水严重,损失不小啊!”日前,回想起几个月前的高温天气,桐城市种粮大户程斌仍禁不住叹息。

好在有农业保险为他撑腰。从2009年起,程斌坚持每年给庄稼投保。“今年8月底我发现干旱受灾后,向国元保险反映了情况,国元保险桐城支公司工作人员立即和农业专家一起去稻田里勘查,当时在田里就同意赔付。”程斌告诉记者,勘查后的第二天4.9万余元赔付款就到账了,他立刻用在田间灌溉上,抗旱保粮。

据了解,截至目前,本次理赔全部结束,国元保险桐城支公司向程斌支付水稻赔款共89.8万元。

农业保险为何重要?这是因为农业易受大面积自然灾害影响,而农业保险具有平衡和分散风险的特点,正是避免自然风险损失、保障农业生产、稳定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

为了让更多农户投保,我省财政持续支持农业保险。“保费一年是每亩60元左右,政府承担七成,我每亩只要交18元。”程斌说。

近年来,我省农业保险机制日益完善。据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赫璞峰介绍,在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方面,我省明确在59个产粮大县推行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全覆盖。在其他非产粮大县,支持叠加开展补充性商业保险,省财政按照不超过25%保费给予补贴,市县财政合计补贴比例原则上不低于省财政补贴比例,进一步强化全省粮食生产风险保障的全面性、充分性与有效性。

坚持推动“扩面、增品、提标”,接续构建农业保险发展新格局。据了解,2021年我省农业保险保费规模达45亿元,较上年增长36%,各级财政保费补贴36亿元,补贴比例达80%,为农户提供风险保障1456亿元;保险深度(保费/一产增加值)1.35%,保险密度(保费/农业从业人口)555元/人,三大粮食作物保险覆盖率97.12%,均提前一年完成国家提出的1%、500元/人、70%的改革目标。

“面对新形势,农业保险不能只是单一的农业风险管控工具,而应依托其相对成熟的工作机制和完善的服务网络,成为带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和载体。”省财政厅副厅长孟照红表示,支持我省三大主粮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和特色农产品、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引导更多金融活水流向“三农”领域,对于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实现、服务一产“两强一增”行动,具有重要促进和保障作用。

集聚多种金融资源延伸“进村”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近年来加速涌现,正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骨干力量。一般来说,新型农业主体经营规模较大,融资需求较为迫切,更容易面临融资难题。

“幸亏省农担公司及时给俺担保了,缓解了资金压力,贷款下来后,农场的种子、肥料等都有了着落。”前不久,家住颍上县江店孜镇杨庄村的种粮大户谢松全获得了70万元“种粮担”贷款支持。

省农担公司今秋创新推出“种粮担”产品,培育发展种粮大户等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农户拿到担保贷款后,可用于购买稻种子、农药、肥料,购置农机具和支付流转土地费用,以及购买其他辅助材料等,助力种粮主体多种粮、种好粮。

在助农担保贷款方面,省农担公司近年来探索推出不少好模式。家禽产业是宣城市宣州区农业特色产业,但受到市场投资能力不足、金融供给意愿不强等制约,针对这一情况,省农担公司提出通过农业产业链生态担保模式,解决乡村产业发展存在的链条短、标准化程度不高、金融供给意愿不强等问题,定制全产业链条信贷融资担保方案,发展乡村产业,全力助推打造长三角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建设。

“我省农业保险面临的主要矛盾,已经由过去的农业生产风险保障需求与农业保险供给严重不足的矛盾,转化为日益增长的‘三农’风险保障和金融服务需求与农村金融供给不充分的矛盾。”孟照红说。

多方协作的“金融支农联盟”,将真正为农户“保驾护航”。据了解,此次试点,将依托农业保险创新发展路径,试点实施“农业保险+一揽子金融产品”行动计划,深化农业保险与信贷、担保、期货、基金等金融工具联动,形成“政银保担基”紧密合作、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资本链政策链多链协同的农村金融服务新机制。

针对这次试点,孟照红表示,在保险方面,我省将加大农业保险保费投入,省财政继续实施大宗农产品保险、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等保费补贴政策,并积极申报中央财政奖补政策支持。在信贷方面,利用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成果,引导银行、保险机构深度合作,加大信贷投放。在担保方面,加大融资担保支持。在期货方面,开发价格保险、收入保险等创新险种,支持“保险+期货”县域覆盖项目试点。在基金方面,设立省新兴产业引导基金,下设绿色食品主题基金等。

创新“农业保险+”全省推开

今年,萧县种植大户侯德天遇上资金周转难题。一筹莫展之际,国元保险萧县支公司主动联系上他。

原来,侯德天今年种植的1200亩土地在国元保险投了完全成本保险。了解情况后,国元保险萧县支公司对接中国银行萧县支行,用农业保单质押的方式为侯德天增信,成功为其申请50万元的无抵押信用贷款,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

充分发挥农业保险联系“三农”紧、了解需求快、服务网点多、农户信任支持等优势,有助于带动破解农村金融资源重复布局、管理条线分割、服务各自为战的局面,协同赋能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此次试点将实施农村基础金融服务提升行动、“农业保险+担保+信贷”融资行动、“农业保险+基金”增效行动、“农业保险+期货”保价行动、“农业保险+绿色农业”拓展行动、“农业保险+林长制改革”对接行动共6项重点行动。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与银行、担保公司合作开展‘农业保险+担保+信贷’,助力解决农村规模经营主体融资问题。”国元保险有关负责人表示,他们还将与期货公司合作开展“农业保险+期货”,推动农业保险由保物化成本向“保价格、保收入”转变。

我省首批选定部分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选点县和产粮大县开展试点,并提出目标:2022年至2023年,试点县不低于本市所辖县市区的50%;2024年至2025年,在前期试点基础上,力争在全省所有县市区全面推开。

除了充分发挥农业保险“黏合剂”作用,集聚保险、信贷、担保、期货、基金等金融资源,我省还将采取“1+3+N”模式,即:农业保险+1个村级保险(金融)服务窗口、1名协保员、1套金融业务信息系统+一揽子金融产品,变农村金融服务多头对接为单点对接,实现“一门受理、一站服务、一网通办”。(记者 朱卓

    相关新闻
【榜样】扎根大山的“通信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