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要闻
【两会观察】为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安徽力量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3-03-06 06:51:46 责编: 徐文娟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近年来,我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坚定不移下好创新“先手棋”,抓好科技创新“栽树工程”,实现了“科教大省”向“科技创新策源地”的跨越发展,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安徽力量。2022年,安徽区域创新能力跃居全国第7位,连续11年位列全国第一方阵;全省创新环境上升至全国第3位。

胸怀“国之大者”,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近年来,我省立足国家所需、发展所向,深耕基础研究“最先一公里”,聚力打造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全国首个国家实验室入轨运行,深空探测“天都实验室”落户,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科学装置集群发展,一批“从0到1”的原创成果“喷薄而出”,在多领域国际赛道“并跑领跑”。

“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是构建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的必要前提条件,其首要工作是实现科研仪器的独立自主研制。”全国政协委员潘建伟建议,国家要通过政策引导,鼓励支持国有企业实现高端设备、器件和材料的研制。通过实现国产科研仪器的自立自强,来推动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

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是集聚高端创新资源、提升综合竞争力的战略支撑。安徽大校大院大所集聚,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的重镇。“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是实现科技强国必备的科技基础设施,是坚持‘四个面向’、持续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利器’。”全国人大代表金葆康建议,要科学规划建设大科学装置集中区,树立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在经费投入、用地保障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保障大科学装置高效运行。

推动“沿途下蛋”,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近年来,我省将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作为科技经济融合的关键环节,加快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健全前沿科技研发“沿途下蛋”机制,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9.6%,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等为代表的十大新兴产业蓬勃兴起,“科大硅谷”“中国声谷”“中国视谷”“中国传感谷”集聚发展。

“在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中,企业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全国政协委员郑永飞表示,政府要加大对企业的服务力度,在产业规划制定、产业实施方案论证、产业指南编制前,深入企业开展深度调研,广泛了解企业在不同层次技术上的需求,在项目形成中充分吸纳企业界关于先进技术需求的意见与建议,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实施技术帮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其鲜明特征是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孕育孵化出代表新兴科技方向、引领产业升级发展的未来产业。“合肥的国家智能语音创新中心,便是创新链和产业链资源有效集聚的范例。围绕工业声学、多语种等关键共性技术,深入布局科研攻坚体系,向行业提供语音中试和测试认证服务,该中心目前已形成了一条从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平台支撑到产业发展的语音及人工智能产业链,让世界倾听中国的声音。”全国人大代表刘庆峰建议,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必须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

优化体制机制,打造创新创业生态

从完成首轮全创改试验,到成立中国科大科技商学院、培养复合型科技产业组织人才,再到首创“人才团队+科技成果+政府参股+股权激励”模式,近年来,我省注重先行先试探索实践,不断深化创新体制机制,“乔木”参天、“灌木”茁壮、“苗木”葱郁的创新生态不断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我省良好的科研环境有效激发了各类创新主体活力。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形势,需要进一步为科研人员放权、减负、赋能,充分释放更蓬勃的创新动能。”全国政协委员严建文建议,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要优化科技管理方式、成果评价体系、成果转化体系、薪酬激励机制,以有效的制度激发“无限活力”,让创新潜能得到最大程度释放。要最大限度减少行政手段、“繁文缛节”等对科研工作的干扰,把减负实事办好,让科研人员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投入科技创新和研发活动。

“科技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创新活动的根基。”全国人大代表魏臻说,高校是高端人才“蓄水池”,在人才引进上要注重发挥高校聚集人才的平台作用,制定实施高校人才队伍高质量发展支持政策,重点补齐省属高校人才短板。“我省要抓好抓实高校人才布局,推动实施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深化高校编制周转池制度改革,扩大高校的用人管理自主权,从而为全省科技创新凝聚更多人才资源。”(记者 张理想 李 浩 张 岳 朱胜利 范孝东

    相关新闻
【两会观察】“一改两为”提效能 踔厉奋发开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