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要闻
桐城市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将六尺巷典故蕴含的“谦和礼让”文化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探索出一条源头治理、德法共治的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你谦让我礼让,让出新时代的“六尺巷”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3-03-15 07:28:20 责编: 武静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在桐城市区文城西路,有一条东西走向,长100余米、宽2米的小巷子,这就是远近闻名的“六尺巷”。在巷口不远处矗立的太湖石上镌刻着清代宰相张英的这首诗。

春寒料峭,行走在史书般厚重的小巷中,一幅幅画面在记者眼前“穿越”:清代康熙年间,南墙边是文华殿大学士张英的府邸,北墙边是地方望族吴氏的宅第,两家为宅基地发生争讼,后因张英在家书中的题诗而互让三尺……

包容天地大,和谐诗中藏。六尺巷的佳话广为流传,历久弥新,激励着后来者大度做人,礼让处世。

近年来,桐城市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将六尺巷典故的精神内核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打造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着力推动“矛盾不上交、信访不上行、平安不出事”,努力实现“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目标。

六尺巷的故事在新时代“活”了起来。该市因而先后获评“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市”“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等。

突出源头治理,推动案结事了人和——

“你应该听过六尺巷的故事,连宰相都能退让,我们为何不行呢”

“这次受伤不仅导致李先生四级残疾,住院也花了很多钱,企业应尽快把赔偿金给他。”2月21日,桐城市人民法院行政庭庭长刘峰在电话中对原告桐城某建筑公司代理律师杨女士说。

“不是不给,这几年受疫情影响,公司经营情况不好,实在拿不出那么多。”杨女士解释道。

“双方现在诉求的金额差距不大,不如各退一步。你们加1万元,增到17万元,然后我去做李先生的工作。”刘法官补充说。

李先生曾是桐城某建筑公司员工,在一次施工中受伤住院,当事双方在赔偿金上存在争议。经工伤鉴定后,桐城劳动仲裁委裁决该公司赔偿李先生23万余元,该公司诉至法院。作为该案承办法官的刘峰曾进行庭前调解,但未能成功。

结束与杨女士的通话后,刘峰又去做李先生工作:“你应该听过六尺巷的故事,连宰相都能退让,我们为何不行呢?”

在刘峰劝说下,双方握手言和,17万元赔偿金当天到账。

这起以调解方式化解的劳动纠纷案,是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成功运用的具体实践之一。

“在审理民事案件时,时常会出现法院已宣判,执行有困难,或原告被告之间仍存在矛盾的情况。如今,我们将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贯穿于诉前、诉中、诉后三个环节,纳入立案、审判、执行各个流程,尽全力做到案结事了人和。”刘峰告诉记者。

为缓解案多人少矛盾,突出源头治理,2015年,桐城市人民法院创设“六尺巷调解工作法”。该工作法实行“听、辨、劝、借、让、和”六步走,通过倾听纠纷原委、辨明法理事理情理,借古喻今劝导强者先让、互谅互让,最终实现握手言和。

2017年,该工作法在桐城全市推广,同时设立260余家“六尺巷调解工作室”。

2021年,桐城市推动“六尺巷调解工作法”提质升级,出台《关于打造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的意见》,提出以“谦和礼让、知进退、和为贵”为基本精神,打造以“源头治理、多元共治、和谐共享”为主要体系,以“矛盾不上交、信访不上行、平安不出事”为总目标的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去年,该工作法在安庆市全市推广。

从“六尺巷调解工作法”到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的实施,桐城市矛盾纠纷数逐步下降、调解成功率逐步上升。2022年,桐城市矛盾纠纷3804件、同比下降5.4%,该市法院受理民商事案件6298件、同比下降15.61%;调解及撤诉2967件,调撤率高于省、安庆市平均水平。争议双方效仿典故自行和解,礼让和谐的社会氛围愈发浓厚。

在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指出,安徽安庆、新疆福海的人民法庭用“六尺巷调解法”“冬不拉调解法”化解矛盾,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桐城市人民法院“六尺巷调解法”被写进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这是对该调解法的高度肯定。

聚焦急难愁盼,打造调处化解中心——

“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在化解矛盾中,将关口前移、重心下移,注重矛盾纠纷根源的化解”

“秉公执法 廉明高效”“办利民之事 怀爱民之心”……3月3日,在桐城市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二楼的法院诉调对接中心,记者看到墙上挂着写有上述字样的锦旗。

“每一面锦旗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法院诉调对接中心负责人吴问银向记者介绍,该中心主要负责调解矛盾纠纷并处理诉讼,通过当日立案、当日审理、当日结案,不让当事人跑第二次。

根据桐城市委政法委的一项调查显示,当前家庭纠纷、邻里纠纷、劳资纠纷、房产纠纷、市场纠纷等多发,仅靠单一解决途径已无法适应形势。2022年,该市成立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整合群众来访接待中心、矛盾纠纷调处中心、诉调对接中心和“N”个专业性行业性调解委员会资源力量,横向联通各部门,集接访、调解、仲裁、诉讼、法律服务、心理咨询于一体,形成警民联调、诉调对接、检调对接、访调对接、行业调解“五调联动”模式,纵向打通各层级,在镇村综治中心全面设置“六尺巷调解工作室”,构建起“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的一站式、一揽子、全链条为民解忧平台和矛盾纠纷化解“超市”。

“入驻一楼办事窗口的是农业、住建、教育、人社、涉法涉诉等矛盾纠纷比较集中的10个政府部门,居民来办事在信访窗口一站式受理,工作人员根据业务类型分派至对应窗口,信访受理部门做好群众诉求记录,限期办理。”桐城市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窗口负责人毕大为说。

“从反映问题到解决问题只用了一天时间,我很满意。”家住桐城市孔城镇东方明珠小区的业主高先生对记者说。此前,他到住建窗口反映家中卫生间漏水,且与开发建设单位一直协商未果。窗口工作人员受理后,一边耐心安抚高先生,一边向相关科室转办信访事项。在住建部门调解下,第二天,开发建设单位就和高先生达成协议。

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在化解矛盾中,将关口前移、重心下移,注重矛盾纠纷根源的化解。”毕大为说。2022年,桐城市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共接访8700人次,调解速裁结案2300件,提供心理咨询79件、法律服务21起,有力促进了“631”分级化解机制的落实,即60%的一般矛盾化解在村级,30%的重大矛盾化解在镇级,10%的疑难复杂矛盾化解在市级。

强化党建引领,促进共建共治共享——

“我们劝说大家想想六尺巷的故事,不能只想着自己的利益,鼓励党员干部带头行动”

3月3日,桐城市黄甲镇水岭村五岭河至水磨湾龙眠河段的道路上,一台挖掘机正在进行作业。

“打通这条‘断头路’是村里几代人的心愿,多亏村‘两委’的努力。”今年69岁的水岭村村民彭志来说。

2020年4月,51岁的章生权担任水岭村党总支书记。“当务之急,就是要赢得村民信任。”章生权告诉记者,在夯实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的同时,村里还积极利用好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中的“村民说事会”平台,发挥好德治、法治和村民自治作用。

上述道路工程需要占用40余户村民的山场、茶园、菜地等。去年,村里专门开了两场“村民说事会”,党员干部、“五老”、村民代表、“法律明白人”等参会,专门讨论占用茶园等补偿金事宜。

“我们劝说大家想想六尺巷的故事,不能只想着自己的利益,鼓励党员干部带头行动。”章生权说,最终,大家自愿让出山场、茶园、菜地,并捐款、出工。去年底,工程顺利开工。

党建引领聚民心。水岭村的矛盾一一化解,一项项民生实事顺利推进。进入村口道路的两旁,前年开春栽种的桃树已冒出花蕾,“十里桃花”的盛景指日可待。

在桐城市嬉子湖镇蟠龙村,生态旅游度假区、禽蛋养殖基地、现代农业生态园,以及蓝莓、草莓、杨梅生产园等一批农业产业基地蓬勃发展,去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100万元。该村依托“三人行”老书记工作室,推深做实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弘扬谦和礼让,培育文明新风。对涉及群众利益面广、情况较为复杂的事项,则由村党组织采取“板凳会”形式召开村民大会、村民代表会议,共商共议。

嬉子湖镇镇长童鹏认为,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既要筑牢安全底线,又要兜牢民生底线,切实维护好群众合法权益、让老百姓得实惠,是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的关键。

桐城市坚持把镇街党(工)委、村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党小组)作为凝聚基层治理合力的主轴,进一步延伸党组织链条,明确15名辖区派出所所长进入镇街党(工)委班子,226名民警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构建市镇村“三级书记一齐抓”的平安建设协调机制和责任体系;做实无职党员联系群众机制,推进平安建设示范村(社区)创建,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聚力“六事六民”,即党建领事聚民心、礼让和事育民风、村民说事畅民意、多元解事化民忧、网格管事惠民生、群力防事铸民安,着力构建党组织统一领导、政府依法履责、各类组织积极协同、群众广泛参与,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

推动创新转化,树立时代文明新风——

“从文化和社会层面看,中国最宽的巷应该是六尺巷。它的‘宽’不是宽在‘六尺’上,而是‘宽’在人们的行为和境界上”

“我家两堵墙,前后百米长。德义中间走,礼让站两旁……”2月19日,在六尺巷巷口处,来自桐城市实验小学的学生们高声吟唱着由贺东久作词、张正扬作曲的《六尺巷》歌曲,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

为重现“六尺巷故事”场景,更好地传承“六尺巷文化”,促进文旅融合,桐城市启动实施六尺巷片区恢复与修缮工程。巷两侧的张府、吴府得以复建,目前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预计今年10月对外开放。

“六尺巷的故事体现了谦让的美德,这与我国《民法典》中针对邻里关系、公共区域的相关权益规定也是相符的……”桐城市文昌街道六尺巷社区党总支书记、社居委主任张耘对记者说。

桐城市还常态化开展系列六尺巷故事微宣讲,同时在公园、广场、景区等场所遍建六尺巷文化墙,营造人人会讲六尺巷故事、事事懂得礼让道理、处处彰显和谐精神的浓厚氛围。

六尺巷文化内涵丰富,有家风家教、谦和礼让、君子人格、清廉文化等多重意蕴,可供挖掘的亮点和融合点较多。桐城市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到六尺巷接受廉政教育,以引导他们扩拓心胸、正己修身、不负时代、无愧后人。该市还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村规民约“大体检”,把六尺巷礼让文化纳入村规民约内容,引导村(居)民嘉言懿行、向上向善。

用六尺巷典故启发人,用情理法交融引导人,用和为贵理念感召人,用知进退境界昭示人……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深入人心,成为解决矛盾纠纷的有效路径,新的“六尺巷”故事正不断上演:

宁夏一家公司和桐城一家公司在经营中发生纠纷并诉至法院。宁夏公司的代理律师来桐城参观六尺巷后,深受感染,回去积极做原告工作。最终,双方达成协议并爽快履行。

桐城市文昌街道碧峰村李湾村民组的高某与李某因建房问题发生邻里纠纷,村综治中心调解员向高、李两家耐心讲述六尺巷故事。当天下午,高家同意降低建房层高以免影响李家采光,双方和好如初。

……

你谦让、我礼让,让出新时代的“六尺巷”。

“从文化和社会层面看,中国最宽的巷应该是六尺巷。它的‘宽’不是宽在‘六尺’上,而是‘宽’在人们的行为和境界上。”桐城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中龙说。

■记者 陈 成 邹宝元

    相关新闻
南京都市圈启动机关事务一体化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