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要闻
产学研用共解题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3-09-04 17:17:42 责编: 刘东伟

8月31日,记者来到位于绩溪县的安徽富凯特材有限公司,只见车间里,工人们有序投入生产环节,从钢材的生产到检验,每一道工序都一丝不苟。在技术中心的陈列橱窗里,一款看似普通的合金棒材陈列在记者眼前。

“这是我们跟合肥工业大学合作研发的镍基变形高温合金,在纯净度、组织均匀性和性能方面,能够完全媲美国外先进水平。正式投产后将极大改善高性能高温合金进口被动的局面。”该公司特种冶金部部长徐涛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富凯特材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专门冶炼以航空、核电、石油等领域使用的特种钢、不锈钢的高新技术企业。近20年来,企业坚定不移地走“专精特新” 发展道路,通过“产学研用+企业交流”合作模式,研发生产耐高温、高强度、耐腐蚀等高端特种钢,实现产品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

2022年,富凯特材与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开展深度产学研合作,承担国家强基工程、省科技重大专项。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8.4亿元,同比增长19.7%;缴纳税金1.675亿元,同比增长86.7%。

今年1月28日,我省“新春第一会”隆重召开,富凯特材总经理林立洲代表公司站上领奖台,收获了“安徽省民营企业税收贡献50强”的荣誉称号。“企业要活着,唯有科技创新。”林立洲说。

“如今,企业研发人员占比达到了20%。近三年,企业投入研发经费逐年提高,今年已达到了7000万元,同比增长48.9%。同时,我们享受到支持科创的税收优惠政策1000余万元。”富凯特材财务部副总监陈克告诉记者。

长期以来,产学研用合作在富凯特材结出丰硕成果——解决国家“卡脖子”产品2项、进口替代产品近10项;获安徽工业精品2项、安徽省新产品6项、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安徽省重大科技专项1项,近3年每年新开发生产产品均在5个以上。如今的富凯,集国家级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等多项光环于一身。

近年来,宣城市开展“全链条”产学研用合作促科技成果转化,形成“企业出题,院校解题,政府助题”的良好局面。1—6月,该市对接产学研用合作项目273项,吸纳技术合同交易额98.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1.45%、1149.37%;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56.5%,占全省第4位。制定《宣城市科技计划项目实施方案》,设立2.6亿元省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宣城子基金,落实上年度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额41.76亿元,同比增长24.5%;全市科技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6.5%,居全省第3位,融资覆盖面达74.44%。

本报记者 罗 鑫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