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要闻
这个局,开新局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3-09-12 07:24:12 责编: 徐文娟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又有新动作。近日,中央编办正式批复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内部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迅速成为公众关注焦点。

这个局,开新局!

从地位看,作为宏观调控和经济综合管理部门,国家发展改革委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发展改革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将民营经济发展局设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立足于更好发挥统筹协调、综合施策、促进发展的功能,足见成立这个专门机构的必要性、紧迫性。

从职能看,这个局围绕民营经济,分析研判发展状况、组织制定政策措施、建立沟通交流机制、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支持提升国际竞争力等。主要职责没提一个“管”字,“协调”“支持”却贯穿其中,立足于为民营经济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有力支持,推动各项重大决策部署早落地、见实效,足见国家呵护民营经济的良苦用心。

这个局开新局,归根结底,因为保障对象很重要。人们常用“56789”来描述民营经济,即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力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毫不夸张地说,民营经济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的作用难以替代,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人们常说,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以制度供给稳定发展预期,传递出任何人都不能忽视、轻视民营经济的强烈信号,将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开新局。

关注和热议背后,公众有着更深的期待。

这个局,不能“添包袱”。当前,市场准入、限制竞争、过度执法等“明”“暗”障碍,影响了民营经济大显身手、建功立业。面对融资渠道不畅、人才匮乏等问题,一些民营企业生存较为艰难。不懂“望闻问切”,就不可能对症下药。民营经济需要将心比心、发声帮忙的“娘家人”,而不是指手画脚、“我说你听”的“婆婆”;需要统筹协调、避免政策“打架”的“内行人”,而不是置身事外、不切实际的“外行人”;需要无事不扰、有事必应的“服务者”,而不是简单粗暴、以罚代管的“管理者”。以“放管服”改革为主,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少念几道“紧箍咒”,多下几场“及时雨”,才能为民营经济鼓劲撑腰,让民营企业家消除顾虑、放下包袱、大胆发展。

这个局,不玩“花架子”。随着《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发布,从国家到地方,一系列政策相继出台。但有些政策“花多果少”、难以落地,导致民企投资意愿下降、发展信心受影响。比如,政策出来就不管不问,企业不知晓、不理解;政策“看上去很美”,但高高在上、不接地气;“惠企大礼包”申请门槛高、流程多、手续杂,落不到企业头上;政策缺乏连续性、稳定性,捆住企业发展手脚……再好的政策,不落实也是一纸空文;再厉害的“组合拳”,没主体去推动,就是“打空拳”。从这个角度说,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制定更具针对性的举措,让政策尽快落地见效,将“政策力度”转化为企业“体感温度”,才能真正提振发展信心。

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时代号角已经吹响。大家期待着,这个局开拓更好、更可预期的发展新局,促进民营经济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肩负起更大使命、承担起更重责任、发挥出更大作用。无论出台政策还是设立机构,经营主体的需求始终是重要标尺。在法治化阳光下,制度供给稳定有效、发展舞台广阔公平,民营企业就会欣欣向荣、活力迸发,经济运行定能“气血充盈”、持续好转。(韩小乔

    相关新闻
中秋国庆“惠民菜篮子”将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