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丹桂飘香。10月21日,合肥市巢湖之滨迎来了一场盛会——第二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论坛,多位院士和众多行业英才齐聚一堂,为高质量打造以大数据为驱动的人工智能通用技术产业链,推动安徽通用人工智能领域实现创新引领,助力安徽建设具有影响力的人工智能研发与产业高地献计献策。
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自动化学会监事、华东理工大学教授钱锋作了首场主旨报告——《工业智能与智能系统前沿》,探讨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的关键科学问题和重点推进内容。钱锋表示,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是加快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加快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和制造业融合发展,发展工业智能与智能系统,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
“目前人工智能的三算(算法、算力、数据)与场景已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能力之一,是推动数字经济建设、激发数据要素创新活力、加速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程的重要力量。”欧洲科学院院士、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华南理工大学教授陈俊龙在主旨报告中,重点探讨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与AIGC的应用。
近年来,安徽坚定不移下好创新“先手棋”,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第7位,人工智能发展指数位居全国第六。24年前科大讯飞就诞生于合肥,并在人工智能领域潜心深耕;而如今,科大讯飞对未来发展通用人工智能的趋势又有哪些深入思考呢?
“算法现在可控了,我们必须站在软硬件全自主、可控的基础上发展大模型技术和产业……”科大讯飞负责人在《拥抱通用人工智能新时代》的主旨报告中如是说。同时,他还分享了科大讯飞通过大模型在千行百业落地应用的创新产品及价值体现。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紫东太初”大模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王金桥作《视觉大模型的实践与思考》主旨报告;复旦大学研究员程远分享了题为《复旦大学CFFF科研智算平台助力科研创新》的主旨报告。
为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本次论坛上,中国自动化学会与科大讯飞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探索建立合作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驱动发展。
为探讨产业发展趋势,促进学术成果产业化合作,赋能企业创新发展,本次论坛还组织召开了两场主题为“大模型与生成式人工智能”和“人机混合增强智能”的专题论坛,多位专家学者围绕大语言模型的产学研现状、通用人工智能的发展路径等话题畅所欲言,为我国推进通用人工智能发展出谋划策。
本次论坛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自动化学会承办,以“智能涌现 生成未来”为主题。
据悉,此次论坛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召开,来自相关部门、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共计200余人现场参会,13万余人次线上观看。
(本报记者 朱琳琳 鹿嘉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