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要闻
多种技术集成 玉米新品种获高产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3-10-23 09:27:00 责编: 刘东伟

近日,省农科院烟草所承担的省财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玉米新品种新技术集成示范与转化”观摩座谈暨技术培训会在定远召开。

经专家组现场测产并按经济系数0.85折算,项目实施的“烟玉601”每亩青贮产量3.26吨,“烟玉604”每亩青贮产量3.21吨,实现了江淮分水岭地区玉米青贮产量的新突破。

定远县地处江淮分水岭北侧,“十四五”以来,随着光明乳业、悠然牧业等大型养殖公司在定远及其周边进驻,该地区对青贮饲料尤其是青贮玉米的需求剧增。“虽然江淮分水岭光温水热等自然资源丰富,玉米增产潜力大,但由于其生态环境独特,干旱、涝渍以及病虫害常年接连发生,同时由于种植品种选择不当,栽培管理措施不到位,绿色防控不及时等问题,直接导致玉米青贮产量不高,干物质与淀粉含量低,经济效益不稳定,成为制约产业优质高效发展的瓶颈。”项目定远实施点负责人、省农科院烟草所副研究员李廷春介绍。

为解决上述难题,省农科院烟草研究所、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和土壤肥料研究所共同组织实施了“玉米新品种新技术集成示范与转化”项目,确立了以粮饲通用玉米新品种“烟玉601”和“烟玉604”为主推品种,集成培肥土壤、适时适墒播种抓壮苗、合理密植、平衡施肥、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成熟收获等丰产栽培技术。在定远县吴圩镇建立成果转化基地,示范玉米新品种新技术,核心区面积达500亩,辐射带动周边玉米生产技术提高面积5000亩,辐射带动全县玉米生产技术提高面积2万亩。

“从播种、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省农科院的专家对我们开展全程科技服务。”在定远县吴圩镇九梓村青贮玉米机收现场,圩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廷忠告诉记者,由于新品种抗旱、抗病、抗倒伏,再加上科学种植和管理,示范区玉米产量较周边农户提高20%以上。“如果收籽粒,原来普通玉米只有400公斤,而‘烟玉601’和‘烟玉604’可达600公斤。加工成青贮饲料,每亩产量超过3吨,产值在2000元左右,效益提升明显。”

由于大田种植表现突出,“烟玉604”在今年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第五届科技成果拍卖会上以200万元的总价拍卖给北京纵横种业有限公司,“烟玉601”也以225万的总价转让给郑州芙芮祥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两品种种植区域逐步由安徽省迈入黄淮海玉米主产区。

“通过示范推广玉米新品种新技术,解决了制约当地青贮饲料生产的瓶颈问题。”定远县副县长曹文昕介绍,在省农科院专家的科技帮扶下,该县通过因地制宜发展适青贮粮饲通用玉米种植,充分融合奶牛、肉牛、肉羊等养殖业,打造绿色种养循环农业,有力促进了区域农业增绿增效、农民增产增收。

(本报记者 汪永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