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期末,在校小学生们迎来了本学期的综合素质评价。合肥师范附属小学六年级16班的崔瑜清2023年满满的收获,都被记录在学校设计研发的360°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的个人成长空间里。
小手划拉着电子屏幕,崔瑜清向记者展示各项荣誉:“在班级大扫除的时候,我和同学们一起把教室打扫干净,获得这枚劳动章。这枚向阳章是我在渡江战役纪念馆担任小讲解员的时候获得的。”
帮妈妈做早餐、做志愿服务……在家校共育的“家”一头,崔瑜清的妈妈曹玉杰也同步了孩子校外活动的各项记录。“以前孩子不爱运动,系统里强身健体这块是空白,我们每天抽时间陪她打羽毛球、爬山……”让曹玉杰欣慰的是,去年学校秋季运动会,孩子主动报名参加比赛,“打卡”了健体章。
孩子努力收获,家长热情参与,老师认真负责,360°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内形成了属于崔瑜清的个人成长轨迹,为老师和家长的个性化培养教育提供了依据。
作为合肥市10所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试点学校之一,合肥师范附小2018年开始自主设计运用360°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综合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采集分析等技术,按照德智体美劳5个维度31个要点研究制定评价体系,全场景实时采集学生学习成长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呈现学生的五育发展“个人画像”,为教育因材施教奠定了基础。
“经过不断优化,系统已可以根据星火大模型及学生各方面综评数据,直接生成智能评语。”合肥师范附属小学校长汪伟告诉记者。
合肥师范附属小学基于数据驱动的精准化育人项目,是合肥市智慧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从2015年启动智慧学校的建设试点至今,合肥市已实现了智慧学校建设全覆盖。目前,合肥市正在全面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基于“云网端”数字化发展体系及教育大数据能力引擎,打造数字基座,不断赋能教学、学习、评价、“双减”、教育治理等应用场景,推进教育教学减负提质、育人水平不断提升。
(本报记者 班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