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要闻
金寨建立医保、医疗、医药部门互相协调的管理体制,让县域医共体运作更顺畅——
【一线调研】“三医”协同,打开医疗服务新格局
来源: 2024-02-02 08:27:34 责编: 武静

■ 本报记者 袁 野

新年伊始,位于大别山深处的金寨县收到一则喜讯,该县“卫健工委深化‘三医’协同”的经验,入选由国家卫生健康委体制改革司、宣传司指导的2023年度“推进医改、服务百姓健康十大新举措”。

早在2019年,金寨县便被确定为全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改革试点县,该县医疗改革逐渐走进了“深水区”。

“随着改革不断深入,我们发现医保、医疗作为监管与被监管两方存在相互不理解以及药品‘供、管、用’脱节等问题,阻碍了金寨县医疗改革继续推深做实。”金寨县卫健委主任李锋告诉记者,为了促进医保、医疗、医药三家协同发展,该县从2019年起率先探索成立了中共金寨县委卫生健康工作委员会,用新的管理架构、管理模式统筹协调“三医”合作运行。

金寨县卫健工委作为县委派出工作机构,工委书记由分管“三医”工作的县领导兼任,卫健委主任兼任第一副书记,医保局局长兼任副书记,委员分别由卫健委、医保局、市场监管局分管党组成员和县公立医院党委书记兼任。

“卫健工委能够顺利运作,依靠的是县委、县政府在充分信任下的权力下放,将除了人事、财政、编制之外的所有综合医改工作的重要政策、措施的制定与实施都交给了卫健工委决策和推进。在卫健工委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建立了医保、医疗、医药部门之间上下贯通、左右协调、执行有力的管理体制,杜绝政出多头、互相矛盾的情况,让以县公立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运作更加顺畅。”李锋说。

通过卫健工委领导下的“三医”协同工作,金寨县的医疗改革效率不断提高。

按照规定,金寨县卫健工委每月都会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医疗、医保、医药相关工作,通过扩充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县域医疗力量,迅速提升了该县医疗综合服务能力。很多原本难以达成的政策,也在这种全新的管理模式下迅速得到落实。

“我得了肺癌,要从省里请专家做手术,一想到花费我就心慌。没想到,在县医院做手术,不仅大部分费用都报销了,连外请专家的4000元费用也都由政府承担了,我最后就出了3000多元。”金寨县梅山镇洪冲村村民汪某某说起去年底做的大手术,对县里的医保政策和医疗服务水平竖起了大拇指。

汪某某享受到的免费外请专家和肿瘤患者15%专项补助的好政策,就是在金寨县卫健工委的强力推进下,才得以落地实施的。

“过去,我们卫健部门要制定、落实这类新政策,需要通过县长办公会议才行,既不能突破上位法规政策,又要获得上级医保部门的理解与支持,需要做很多的协调工作。”金寨县卫健委副主任吴杰告诉记者,现在通过卫健工委领导的“三医”协同快速决策和工作推进机制下,各部门通力合作,形成了一股解决问题的合力。

2021年底,金寨县迅速出台政策,将医共体结余资金用于外请专家手术,2022年又出台政策,对在县内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给予医疗总费用15%的专项补助,让群众充分享受到了医改的红利。

“三医”协同,金寨县域医疗健康服务打开了新格局。如今,金寨县公立医院的能力水平得到显著提升。2023年,金寨县域内就诊率由72.3%提升到了96.1%,县域内医保资金支出占比由过去的45%提升到了71%,牵头医院三、四类手术占比由29.7%提升到了57.3%。分级诊疗得到了深入落实,基层开展的诊疗科目由50项增长到了92项,救治病种从89种增长到235种,基层诊疗量占比由52.4%提升到71.8%。

“‘三医’协同,让金寨县医疗机构大病收治能力提升,医疗收入结构改善,医疗服务性收入增加,医务人员薪酬待遇提高,医保基金运行保持平稳,群众就医的可及性和获得感大大增强。‘三医’协同,也让金寨县在医改的‘深水区’蹚出了新路子。目前,六安市已经实现了县区卫健工委全覆盖,我们将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动全市综合医改工作再上新台阶。”六安市卫健委主任李育新告诉记者。

    相关新闻
齐抓共管 合力攻坚治欠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