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要闻
“磨盘山遗址与今江苏一带存在文化交流”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4-03-29 08:29:01 责编: 武静

“‘融东贯西,连北通南’,这是郎溪磨盘山遗址的重要文化特点之一。”郎溪磨盘山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赵东升介绍,该遗址坐落于皖南最大的湖泊——南漪湖的东岸,北侧的郎川河沟通着长江水系和环太湖水系,正处于古代文化东传西递、南来北往的重要地理节点上,因此远古时代与今江苏一带存在着广泛的文化交流。

数千年前,在长江下游的太湖流域就已经出现了丰富的人类活动。到了新石器时期,太湖流域先后主要经历了三种文化,即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磨盘山遗址发现了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钱山漾文化、夏、商和西周-春秋时期的连续文化堆积,遗址延续时间长,谱系完整,是长江下游地区少有的连续时间近4000年的中心性聚落,出土文物超4000件,可为长江下游地区的文化演进提供典型范例。

马家浜文化时期,该遗址文化特征与太湖西部更为接近,都有平底釜和扁足或锥形足折腹鼎、牛鼻耳罐、红衣陶豆等,与溧阳神墩遗址、骆驼墩遗址、西溪遗址、秦堂山遗址、东滩头遗址等非常相似;崧泽文化时期,除与太湖西部接近外,与太湖西南部的关系也很密切。另外,崧泽文化时期遗存中,一些小型的三足器、带把器、分体式玉璜、多孔石刀、杯形豆,表明与北阴阳营文化、凌家滩文化、薛家岗文化和大汶口文化都有密切的联系。

夏商时期文化遗存,可见明显的来自东方和中原地区的因素,说明华夏和东夷势力在皖南地区的渗透和角逐;西周至春秋时期遗存,则为吴越之间关系的研究提供新的对比材料。

作为中国考古学会理事和推荐磨盘山遗址入围十大评审范围的专家之一,无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宝山表示:“磨盘山遗址地处安徽凌家滩文化圈范围之内,且有明确的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传承关系,又以崧泽文化的321座墓葬为主要文化内涵,是太湖西部发现数量最大的一处崧泽文化墓地。其埋葬规律与宜兴下湾崧泽文化墓地一样处于山顶之上,这与太湖东部崧泽文化墓地明显不同,这对研究其与凌家滩文化类型的关系及良渚文化圈形成的复杂进程,意义重大。”

新华日报记者 杨民仆

    相关新闻
安徽省九遗址入选历次“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