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要闻
大黄山 让世界领略徽风皖韵魅力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4-03-30 08:08:33 责编: 马菁

视频:美好安徽 迎客天下剪辑:温沁 俞志升 视频素材来源:安徽日报视觉新闻中心

月照三星、三星拱月,勾勒出一幅山水秀美、人文荟萃的诗意画面。

2022年2月,随着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十四五”建设发展规划出台,一个全新的概念惊艳亮相——“大黄山”!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安徽文化旅游精品的富集区;大黄山,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核心区。以黄山市为龙头,辐射带动池州、宣城、安庆三市,打开安徽高品质旅游强省建设的新格局。

2023年7月,安徽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召开,明确大黄山建设的目标;2023年12月,安徽省委、省政府印发《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行动方案》。大黄山蓝图,扎实推进,紧锣密鼓。

世界级,彰显安徽的雄心壮志;休闲度假康养,立足优越的资源禀赋。一张高标准规划的文旅“施工图”,正在青山绿水间铺展开来。

潜力:打造文旅产品新供给

黄山、九华山、天柱山群峰竞秀,长江、新安江、秋浦河奔腾不息,太平湖、花亭湖、升金湖碧波荡漾,徽菜、名茶、文房四宝驰名四海,新安理学、新安医学、徽派建筑影响深远……大黄山自然山水冠绝天下、历史人文璀璨夺目,具有打造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的厚重底蕴和突出优势。

“大黄山,拥有227个A级景区,是全国8个A级景区集聚区之一。”安徽省大黄山文化旅游创意发展协会会长胡劭平认为,大黄山的旅游资源主要分为三类:一是具有开发潜力的村庄,共506个;二是旧厂房、旧设施、旧建筑、工矿废弃地,共575个;三是其他具有开发潜力的资源,共1062个。大黄山,旅游开发潜力巨大。

如何更好地把大黄山的山水人文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胜势?高品质旅游,离不开高品质供给。我省提出,大力发展休闲度假经济、创意经济、体育赛事经济、康养经济、文化服务业等,引进全球顶级连锁酒店品牌,鼓励新建新评、升级改造星级饭店和乡村酒店,落地一批国际会议、国际论坛、国际赛事等重大活动。

大黄山广阔的发展前景,吸引了文旅头部企业的目光。去年,“驴爸爸文化旅游集团”在安徽落地。景域集团董事长洪清华介绍:“我们以‘驴爸爸’落地作为‘1’,接下来还有‘1+X’项目,用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助力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同时带动更多文旅头部企业和资本到大黄山投资。”

协同:塑造一体联动新品牌

黄山市以山脉、水脉、文脉、古道等为经络,推动全域文旅资源串珠成链,丰富多元化、高端化文旅产品;池州市打造运动休闲、康养度假品牌,中国全民健身跑大赛、长三角康养旅游嘉年华享誉省内外;宣城市推进重点旅游村微创意、微改造,宁国西村、广德笄山成为网红打卡地;安庆市大力建设精品旅游民宿,岳西、潜山民宿发展形成集聚效应……大黄山既地缘相近、人文相亲,又特色不同、禀赋各异。

握紧拳头,形成合力;抱团出击,共创新局。2022年11月,黄山、池州、宣城、安庆四市联合发布“大黄山宣言”,在综合协调、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管理服务、品牌形象、人才培养等方面构建一体化体系达成共识,打破市域界限,走上携手发展的共进之路。

规划一张图,工作一盘棋。从举办大黄山文旅推介会,共同塑造大黄山品牌形象,到成立大黄山媒体联盟,共同打响大黄山知名度,再到组建安徽省大黄山文化旅游创意发展协会,推动文旅企业和地方政府“双向奔赴”,大黄山四市近年来不断强化城市联动发展机制,提升大黄山整体竞争力。

大黄山,全省文旅发展的“领头雁”,更是全省文旅产业的强劲增长极。2023年,大黄山四市接待国内游客2.7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857.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2%、84%,分别占全省的31.8%、33.6%。预计到2033年,大黄山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000亿元,接待国内游客超过6.7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7900亿元。

集聚:搭建产业发展新平台

2023年12月,作为徽商助力安徽高质量发展大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大黄山建设产业对接会聚集起一大批全国知名文旅企业的徽商代表。从黄山市太平老街保护与开发项目到池州市老池口历史文化街区项目,从宣城市溪口华阳康养度假文旅开发项目到安庆市大观区集贤关生态文旅项目,大黄山四市集中推出市场前景广阔的优质项目,受到与会徽商关注。大黄山建设产业对接会,搭建起项目与资本有效对接的高端平台。

召开大黄山圆桌会议,邀请知名企业负责人为大黄山建设建言献策;举办安徽民宿大会,集中推介大黄山“徽字号”精品民宿;组建总规模100亿元的大黄山产业投资基金,赋能地方产业发展和招商引资……我省积极打造产业发展新平台,持续提升现代文旅产业资源吸引力,撬动休闲度假康养等高端服务业要素资源加速向大黄山地区集聚。

第七次“1+6”圆桌对话会,中国政府与六大主要国际经济金融机构负责人开展对话;2023RCEP地方政府暨友城合作(黄山)论坛,安徽与多个国家签署合作交流协议;中国黄山登山大会,10余个国家的运动员在奋力登攀中增进友谊……从政府到民间,一场场高端会议、一个个精品赛事,将世界的目光吸引到大黄山,在青绿山水间搭建起耀眼的“国际会客厅”。

“扎实推进高品质旅游强省建设,关键在做强大黄山龙头。”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我省将建立大黄山统一调度推进机制,确定一批率先突破片区,加快打造一批国际高端景区、度假区、休闲小镇、休闲街区、精品民宿等业态产品。推动大黄山产业投资基金募集运营,推进组建大黄山服务平台公司。谋划一批牵动性项目,抓实大黄山全球推广、项目推介会等活动,创办大黄山文旅博览会,集中招引一批大企业,推动大黄山良好起势。

(本报记者 张理想)


3月29日早晨,春风拂过黄山市屯溪区南溪南,一片绿意盎然。村中,美国人卓文和中国妻子小秋经营着一家名为“卓文的小食堂”的披萨店。本报记者 潘 成 摄

3月29日下午,黄山市奕棋镇丢丢熊农场里一片欢声笑语。伊朗籍小伙莫熙和中国妻子方虹是该农场主理人。油菜花海中,莫熙驾驶网红小火车穿越而过,一幅田园诗意的美好画卷在这里徐徐展开……本报记者 潘 成 摄

3月24日,黄山市歙县石潭村云海涌现,壮美如画,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 本报通讯员 钱 鸣 摄


品着徽菜听春曲

古色古香的戏台,扮相靓丽的演员,婉转动听的戏曲……3月28日下午,在绩溪县中国徽菜(徽厨)博物馆,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们品徽菜、看徽剧,台上台下热闹非凡。

“这次和家人来绩溪旅游,除了一路好看的风景,还有品不完的文化、尝不完的徽菜美食,真是过瘾。”来自江苏的游客李伟特意点了名菜“胡氏一品锅”,一家人大快朵颐之后,又忙着在博物馆拍照打卡,体验徽文化的无穷魅力。

“我们在徽菜厨师之乡建设徽菜(徽厨)博物馆,就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弘扬徽文化,促进文旅融合发展。”中国徽菜(徽厨)博物馆馆长陈亚告诉记者,博物馆既是以展示徽菜发展脉络与介绍徽菜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也是能品尝美食、举办宴席的徽菜馆。

中国徽菜(徽厨)博物馆由一片老厂房改造而成,走进馆内,迎面就是一个仿制“一品锅”造型的“天下第一锅”展品。顺着参观指示牌,通过图片、视频、文字以及实物展示,徽菜起源与发展、烹饪技巧、食材、民俗“赛琼碗”等一目了然。

尝美食还可品文化。博物馆内装修古朴,展陈区与就餐区融为一体。大厅里设置了一处戏台,每天都会安排固定的徽剧或黄梅戏曲目,客人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预约、点单。绩溪县婚姻登记户外颁证基地也设在大厅内,里面布置了中国传统婚服、轿子,还介绍了当地各类宴席知识。新人可以沉浸式体验传统,让领证更有仪式感。自投入使用以来,已经有16对新人在此领取结婚证。

“我们有一半的客人都是外地游客,其中以长三角地区为主。”陈亚说,每到周末和假期,外地游客纷至沓来,他们最喜欢的是“一品锅”、毛豆腐、臭鳜鱼等特色徽菜。

绩溪县是徽文化的核心区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国徽菜之乡、中国厨师之乡,徽菜已成为当地一张亮丽的旅游名片。截至目前,该县拥有徽菜馆720多家、徽味小吃店150多家,全县徽菜全产业链总产值超过23亿元。

据悉,绩溪县推出多条徽菜美食旅游精品线路,评选出“十佳绩溪徽菜馆”“十佳网红打卡店”,注册绩溪徽菜区域公共品牌“绩品”,建设中国徽菜(徽厨)博物馆等特色美食旅游基地,进一步打响“名人名村名城,美食美景美文”的文旅品牌。

(本报记者 张敬波)


岳西映山红旅游文化月开幕

本网讯(记者 陈成)3月29日,岳西县第十六届大别山映山红旅游文化月活动正式开幕。

开幕式上,武术、徽剧等节目轮番上场,引来阵阵掌声。其间,岳西还举行了招商推介和项目集中签约活动。在舞台旁边,10多个土特产展销摊位一字排开,引来不少游客围观。

自2008年以来,岳西县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五届映山红旅游文化月活动。本次旅游文化月活动将持续至4月30日。在此期间,该县将举办首届长三角司空山康旅集结赛、中农联·岳西县茶叶交易节、菖蒲越野赛等17项活动,为游客带来独具特色的春季文旅盛会。

地处大别山腹地的岳西拥有6个国家4A级景区、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座国家森林公园。近年来,该县持续擦亮“云上岳西 康养福地”文旅品牌,先后获评“最美中国康养旅游名县”“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等。去年接待游客105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9亿元。

    相关新闻
中国科大在量子纠缠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