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季度,消费提升工作任务我完成了120%。”合肥市瑶海区商务局副局长贾良柱说,“现在有了‘全区中心工作贡献度’这个指标,进行任务公示,过程可视,能够动态展示干部的工作进度,真正做到干多干少一目了然。”
是什么让干部们面对急难险重任务不再“望而却步”?瑶海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认为,考察识别干部要注重看平时,做实平时考核,才能更好激励干部保持干事创业的良好精神状态。
据介绍,近年来,瑶海区深入推进“产业转型、城市更新、环境提升”三大行动。为提高中心工作完成质效,瑶海区优化考核方式和评分细则,把功夫下在平时,推行目标引领,立足单位职能、岗位差异,创新设置“全区中心工作贡献度”这一个性指标,同时,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聚焦政治素质、道德修养、党风廉政、作风效能等方面,设置共性指标,一人一册“量身定制”干部考核清单,通过个人纪实、领导审核、集体研究等程序,做实做细干部平时考核,着力解决“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
干部干得好不好、作风实不实,群众更有体会。瑶海区加大群众满意度考核权重,注重听取基层群众意见建议,开发“群众评议”微信小程序,邀请居民群众、社区干部、基层“两代表一委员”等线上线下匿名打分,构建多元主体评价体系,引导干部进企入户访民情、解民忧、办实事,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
作为中组部确定的全国32个公务员平时考核联系点和8个干部考核基层综合观测点之一,瑶海区用好用活干部平时考核结果,突出“靶向精准”,坚持以绩论人、凭绩用人,将干部在基层一线的考核结果与提拔交流、挂职锻炼、教育培训、管理监督、绩效发放等挂钩。
据介绍,根据干部考核表现,结合个人特点,瑶海区明确党建、社会管理和经济等五类培养方向,形成提拔使用、重点关注、跟踪管理和适时交流四类干部清单,入库干部200余名。针对考核发现的干部能力短板和经验盲区,“跟进式”开设成长课程,近三年培训干部3000余人次。今年,已择优选拔13名年轻干部到信访维稳和产业招商等关键岗位锻炼,先后选派年轻干部到北京、深圳、上海、杭州等招商40多批次,不断提升干部应对复杂问题本领。
以实绩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瑶海区积极任用考核结果政治过硬、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实绩突出的干部。近三年,先后提拔重用奋战在疫情防控、城市更新等斗争一线干部52人;明确平时考核连续三次“好”等次为事业职级晋升硬性条件,对考核优秀的干部给予嘉奖、记功等政治荣誉激励,提高绩效奖励,近三年已嘉奖423人次,记个人三等功72人次。
(本报通讯员 刘现强 李亚男 本报记者 黄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