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招应对“机票刺客”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4-07-17 10:22:25
责编:
刘东伟
近日,一位女士预购机票后,起飞前发现票价降了3000元,决定“退高买低”,实现全额退款。这事居然上了热搜。
据报道,这位女士在5月底,花15000元预购6张机票。结果6月21日,总价降了1000元左右,6月22日晚,又降了3000多元。
她果断退掉预购票,重新买了低价票,成功实现“卖高买低”,像炒股票一样,赚了好几千块钱的“差价”。
没有最低,只有更低,“机票刺客”让人不知所措,而问题都出在机票预售制上。
航空公司为了客源的确定性,往往采取预售策略,这时预售价往往较高。随后公司会根据供求变化和竞争情况,对价格进行下调。在行程开始之前、客源确定的情况下,如果还有空座,为提高上座率,公司还会降价促销。
这本是公司正常的经营手段,但对乘客个体来说,在某些时候却感觉被票价耍了一把,那种被“刺客”刺痛的感觉很不舒服。
像这种起飞前能“退高买低”的情况,算是比较幸运的。从《中国新闻周刊》近日调查情况来看,并不是所有的航空公司都有这个政策。
条件最宽的是厦门航空,航班起飞前的相关办理,没有时间和平台限制。东航、南航则有时间限制。川航、海航等多家公司暂无这一政策。这说明航空公司作为独立的经营主体,在定价机制上,基本上是各自为政。
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有两个,一是在尊重各公司自主经营的前提下,中国民用航空局对“退高买低”政策进行统一,维护乘客利益。二是乘客最好是去航空公司的官方平台直接购买,避免中间商“赚差价”,这样可以减少购票损失。
(华 睿)
24小时新闻排行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