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要闻
安徽工程大学:探索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新路径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4-07-26 09:36:02 责编: 刘东伟

安徽工程大学坚决贯彻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战略部署,答好“教育强国、高校何为”的时代命题,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将服务支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重要使命,扎实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为安徽高质量发展增势赋能。

契合产业需求,下好人才培养“先手棋”。发挥工科优势,健全学科专业优化调整机制,做到“产业布局到哪里、学科专业就设置到哪里”。率先成立人工智能学院、集成电路学院,自主设置交叉学科硕士点6个,增设10个、撤销12个专业,招生专业对接汽车产业占40%,服务省新兴产业占83%,近3年毕业生留皖率均在65%左右。实施个性化人才培养改革,引导学生进课题、进实验室、进团队、进赛事、进企业,推行个性化、小班化、导师化教学,打破学院、专业、年级边界,推动“桌餐”变“自助餐”。

耦合产业发展,激活教师队伍“强动能”。坚持“支撑产业、赋能教学、双向奔赴”,通过“科技副总、企业锻炼、兼职兼薪”,“产业院长、产业教授、产业导师”,畅通校企“双向六车道”。近3年,选派362人次教师“走出去”,科研成果赋权转化132项,作价入股成立公司4家;“请进来”行业领军人才385人次,促进前沿技术第一时间进课堂。优化人才评价改革,出台教师年度考核工作量计分办法,将支撑产业、服务企业作为考核评价重要内容,有效激活教师队伍服务产业创新的强大动能。

贴合产业变革,打造科技服务“示范地”。坚持“四个面向”战略导向,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围绕区域主导产业布点,依托学院学科优势设点,遴选教师团队蹲点,服务省级产业园区15个,共建企业冠名班22个,解决共性难题70余项。与奇瑞共建奇瑞学院、数智物流产业研究院,实现“成果匹配”到“能力匹配”的转变。推进有组织科研,构建“一院一中心”,上半年已签订产学研项目392项,到账经费同比增长119%。

(本报记者 李明杰 整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