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
从9月13日起,安徽日报驻16市的记者,拿起麦克风,走到镜头前,携手16市的兄弟媒体,走进全省各地的革命纪念馆、改革发源地等红色场馆,开展“致敬75周年·红耀江淮”接力直播,现场讲述红色故事,赓续红色血脉,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牺牲的烈士们,向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作出贡献的英雄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党旗飘展映丹心
记者直播报道安徽第一面党旗纪念园。本报通讯员 杨思豪 摄
走进淮南市寿县小甸集镇,远处一块大石映入眼帘,上面镌刻着一行红色的大字:安徽第一面党旗纪念园。这里正是安徽省农村地区第一个党组织所在地。9月24日, 记者跟随着讲解员的脚步,走进这片红色圣地,通过直播镜头,带着观众一起感受那份穿越时空的红色力量。
安徽第一面党旗纪念园共有中共寿县小甸集特支纪念馆、淮上中学补习社、烈士陵园三部分。走进纪念园,记者心中不由升起一股敬意,这里不仅是一处红色旅游胜地,更是历史的见证、精神的传承。
1923年12月,根据党中央指示,曹蕴真、薛卓汉、徐梦周等人在寿县小甸集小学召开党员会议,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小甸集特别支部成立。小甸集特支直属党中央领导,是安徽最早的党组织,也是鄂豫皖边区最早的党组织。
小甸集特支成立后,寿县人民有了领导核心,革命运动如火如荼。1927年,寿县被安徽省临委确定为第一暴动区。1930年2月,寿县被中共中央确定为鄂豫皖边特别区。1931年春,瓦埠暴动爆发,这是寿县党组织打响的武装斗争第一枪,革命志士不怕牺牲,前赴后继。
抗日战争时期,小甸集特支建立了寿东南抗日民主根据地,有力支援了全国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寿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全力支援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与全国人民共同迎来胜利!
红色土地,英雄辈出;先烈事迹,日月同辉。作为安徽省首个中国共产党党组织的诞生地,这里承载着厚重的革命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在安徽播下革命火种的起点。安徽第一面党旗纪念园生动再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让每一位参观者都能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辈们的坚定信仰和无私奉献。
(本报记者 柏 松)
“铁军精神”代代传
9月18日上午9时18分,伴随防空警报试鸣声响起,本报“致敬75年·红耀安徽”第四站接力直播在黄山市徽州区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开场。
警钟长鸣,勿忘国耻。1931年9月18日,日本悍然发动侵华战争,中华儿女奋起抗日,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人民武装,用血肉筑起了保家卫国的钢铁长城。
岩寺是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的集结地、新四军整编地和东进抗日的出征地。
跟着直播镜头,一件件珍贵的史料和文物,还有讲解员生动的讲述,把我们带回当年的烽火岁月: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大旗,积极推动国共第二次合作。当年10月,江西、福建、广东、湖南、湖北、河南、浙江、安徽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次年2月,新四军一、二、三支队从南方八省14个地区陆续开拔,集结岩寺进行整编,军部及政治部设在岩寺金家大院,3个支队分别驻扎在岩寺附近的潜口、琶塘和西溪南。
“吃菜要吃白菜心,当兵要当新四军”,这是当年徽州一带广为流传的民谣。新四军在岩寺从集结整编到开赴前线,虽然前后只有1个多月时间,但他们利用军政训练间隙,经常帮助农户耕田、插秧、提水、打柴,还办起农民夜校,建立抗日群众团体,教唱抗日救亡歌曲,宣传党的抗日主张,深受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岩寺是新四军历史上十处军部旧址之一。2011年7月,徽州区投资1.2亿元,实施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红色文化提升项目,其中新四军军史陈列馆面积达3600平方米,利用文字、图片、实物及现代的声、光、电技术,集中展示了新四军光辉的战斗历程。如今,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是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精品路线和第三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共接待各地参观者300多万人次。
(本报记者 吴江海)
红星照耀大别山
9月19日,安徽日报“致敬75周年·红耀江淮”大型直播活动走进岳西县红二十八军军政旧址。在近半个小时的直播中,记者瞻仰了纪念碑、展陈馆等,透过一件件实物、一张张图片,仿佛回到了那段烽火岁月。
红二十八军军政旧址纪念馆馆长王芳告诉记者,1935年2月,根据鄂豫皖省委长征前留下的指示信,省委常委、皖西北道委书记高敬亭在岳西县凉亭坳第三次组建红二十八军,继续坚持大别山的革命斗争。1935年夏,高敬亭率红二十八军转战中进入鹞落坪,见这里崇山峻岭、易守难攻,便决定在此建立根据地。紧接着,在此创立山林医院、红军被服厂等,这里便逐渐形成了红二十八军大本营和游击中心根据地。此后,红二十八军便以此为依托,转战鄂豫皖3省45个县,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让革命的红旗高高飘扬在大别山上。
红二十八军军政旧址主要包括红二十八军军史展陈馆、 红二十八军军政旧址复原陈列(聂家老屋) 、红二十八军军政旧址复原陈列(手枪团)、纪念广场四大部分。其中, 红二十八军军史展陈馆有“红军重建 坚守信念”“红旗飘扬 浴血奋战”“红色土地 鱼水情深”“红星照耀 共御外敌”四个展厅,通过文物、资料、图片以及一些现代科技手段,展现了红二十八军光辉的战斗历程和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大家猜猜这两棵树在战争年代有什么功能呢?”直播中,王芳指着旧址内的银杏树向网友们问道。
“当年,它是棵‘消息树’,当地老百姓就是利用这棵树向红军传递信号,树上放了一根折断的树枝就表示有危险,反之则表示安全。”王芳说,“这两棵树相拥相抱,一棵代表红二十八军,一棵代表岳西人民,有着‘军民同心’的寓意。”
红二十八军军政旧址于2008年正式对外开放,是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每年有10万多人来到这里缅怀革命先烈,汲取奋进力量。
(本报记者 陈 成)
驻马鞍山市记者在直播中。 本报通讯员 唐延豪 摄
驻池州市记者在直播中。本报通讯员 江雪飞 摄
直播后,驻蚌埠市记者与工作人员和部分现场观众合影。本报记者 强 飞 摄
16市直播地点
合肥 渡江战役纪念馆
亳州 谯城区芦庙镇皖北烈士陵园
淮北 濉溪县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
黄山 徽州区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
安庆 岳西县红二十八军军政旧址
池州 石台县皖南红军总医院纪念馆
芜湖 无为市革命史迹展览馆
蚌埠 龙亢新四军淮上办事处旧址纪念馆
铜陵 铜陵有色展示馆
淮南 寿县小甸集特支纪念馆
宿州 萧县蔡洼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
阜阳 王家坝抗洪纪念馆
宣城 泾县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
滁州 凤阳县小岗村
马鞍山 含山县革命先烈事迹陈列馆
六安 裕安区独山镇苏维埃红军街
网友留言板
网友“从淮北到江南”:看“红耀江淮”的直播,脑海里一直想着《如愿》的歌词:“山河无恙,烟火寻常,可是你如愿的眺望。孩子们啊,安睡梦乡,像你深爱的那样……”深深感恩于那些为国捐躯的先烈,这盛世,如你所愿。
网友“APP用户13484”:走进红色场馆,讲述红色故事,不仅有助于弘扬革命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还能为干事创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点赞!
网友“用户936682”: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这样的直播很有意义!
网友“豆浆油条”: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作为革命历史的重要见证,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红色基因。跟着直播参观学习,能受到深刻的党性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这种教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网友“阿白”:讲解员的生动讲述,还原历史事件的真实面貌,展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让我对红色记忆有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网友“用户903733”:小岗精神不仅激励了当时的农民群众,也为后来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直播参观大包干纪念馆、沈浩同志先进事迹陈列馆等场所,深刻感受小岗精神的内涵和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