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站长,今天又来帮忙呀?”“闲着无事,来给他们帮帮忙。”岁末年初,在来安县半塔镇“村晚”彩排现场,看着忙得满头大汗的王祖道,村民张文文提着水热情地上前打招呼。简单寒暄了几句之后,王祖道又投入到紧张的排练当中。
一年一度的“村晚”是半塔镇岁末年初的一件文化盛事。考虑到王祖道勤勤恳恳为镇上文化事业奉献了几十年,且已经退休,所以今年“村晚”就没好意思麻烦他,想让他歇歇。但王祖道哪能闲得下来,他主动请缨要为晚会出一份力,“我是干了40年乡镇文化工作的‘老文化’,积累了一定的策划和彩排经验。我来帮帮忙,大家都能轻松不少。”
之后每天下午,彩排现场都能看到王祖道忙碌的身影,或帮助演员纠正表演上的疏漏,或帮助音响师调试音响设备,或出现在舞台布展的岗位上。汗水打湿了花白鬓角,尘土染灰了他黑色的外衣,但他的脸上始终洋溢着微笑。有人问他:“你这么辛苦,图个啥?”他总是笑着回答:“图个乐呵!”
1962年出生的王祖道颇具艺术天赋,少时的耳濡目染让他与文化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22岁时从父亲手中接过群众文化工作的接力棒,三次放弃回城机会,在乡镇文化战线上一干就是四十年。担任半塔镇文化站站长期间,王祖道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心灵感受民心,走遍半塔每一寸土地,搜集散落在民间的红色“文化碎片”。他创作了《新四军来到半塔街》《少奇同志到我家》《罗炳辉赔衣裳》等80余部文艺作品,为当地群众奉上了宝贵的精神食粮。他本人也先后获得“中国好人”、安徽省“群众最喜爱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等荣誉称号。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我要把这片红色热土上的英雄故事说给更多的人听。”王祖道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数十年来,每到清明、七一期间,他都会前往皖东烈士陵园这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前来参观的党员、学生和群众义务讲解红色故事。他的讲解感染着现场的参观者,让他们深刻感受到英烈们的伟大精神和红色基因的强大力量。
退休不褪色,余热亦生辉。如今,王祖道虽早已退休,但热爱基层文化事业、热心传承红色文化的他,退而不休,依然活跃在志愿服务一线。他牵头成立的“红星雨露”文化志愿服务队吸纳了100多名志同道合的志愿者,在来安县12个乡镇144个行政村(社区)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文艺演出和理论宣讲活动1600余场。“只要身体允许,我会把红色故事一直讲下去,让革命精神代代相传。”王祖道说。
(记者 李邦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