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要闻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青春之我”,在交流中成长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5-06-04 07:00:14 责编: 武静

“患者手部剧烈颤抖,明显呈现动作性震颤症状,无法端杯送至唇边,自主服药困难。医护人员须格外关注给药及相关护理,多加情绪安抚。”近日,正在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2医院神经内科见习的大学生朱莹珍,在日志中记录下查房时的所见所悟。

“动作性震颤”从简单的医学术语,具象为患者切身的痛苦。朱莹珍从此更加留意这位患者,常常去协助喂药,跟他聊几句家常,或者帮忙整理床头物品。

“现在我越来越明白,‘仁心仁术’不是什么大道理,就蕴含在对待患者一句句话语、一个个动作里。”病房里的经历,让这位蚌埠医科大学2021级临床医学专业的本科生,更加懂得“白衣天使”这四个字的分量。

链接上广阔社会和本真生活,“医风医德”的概念就有了内容与温度。朱莹珍是班里的思政委员。她将自己的感受发在班级思政委员“朋领”平台上。

2022年6月,蚌医大在全国高校中率先为本科生、研究生班级全部配备思政委员;2023年6月,该校大学生思政委员精诚社成立;2023年12月,蚌医大班级思政委员“朋领”平台上线,这是全省第一个思政委员网络专项平台。

“年轻的朋友在一起,比什么都快乐。”蚌医大思政育人抓住了“朋辈影响力”这个法宝, 引导热气腾腾、有情有义的心灵互相感染,在同侪互助、思维撞击中共同成长。

近年来,蚌医大涌现出“无语良师写大爱”的好教授、“路边紧急施救晕倒老人”的好学生、“高铁站台上生死抢救”的好医生,以及“勇扶昏迷老人”“20分钟环抱救人”“最美列车教师”……具体鲜活的“身边人”“身边事”,成为指引学生修德笃业、为学为人的近在咫尺、热力十足的“火炬”。

大学生思政委员成为“思政课教师的小助手、辅导员思政教育的小帮手、班级思政管理的小能手”。“‘朋领’平台着重展示思政委员参加思政类竞赛的作品,既是交流,也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张翮说。在教育部“领航计划”第七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中,该校吴媛媛团队作品《渡江战役奠胜利,红色精神领航程》获本科组一等奖,获奖成绩并列全省首位。

与社会同行,增强平等性、渗透性和互动性,让“青春之我”在交流中成长,正无声滋养更多“未来医者”的赤诚仁爱之心。■ 本报记者 陈婉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