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要闻
一以贯之抓作风 全力以赴往前赶
——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在全省引发热烈反响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5-09-10 06:23:57 责编: 徐文娟

9月9日,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在合肥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对以作风建设新成效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作出全面部署。全省党员干部一致表示,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以永远在路上的韧劲持续加强作风建设,全力以赴往前赶,确保全年目标任务顺利完成,确保“十四五”圆满收官,确保“十五五”良好开局,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持之以恒强作风

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必须常抓不懈。

“此次省委全会围绕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以优良作风保障高质量发展作出一系列制度性安排,为持续强化作风建设提供了坚强支撑。”省直机关工委书记朱斌表示,要按照全会部署,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巩固“五个专项整治”以及改进作风、访企入村专题行动成果,将作风建设融入日常、抓在经常,进一步动员省直机关广大党员、干部坚定信心、鼓足干劲,比学赶超、创先争优,以优良作风奋发有为、全力往前赶,在以高质量党建促进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全会系统总结了我省作风建设取得的新成效,展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态势,并对进一步推进正风肃纪反腐提出新要求。”广德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宋晓丹表示,将认真贯彻全会精神,一以贯之服务中心大局,一刻不停推进正风肃纪反腐,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作风保障。

全会提出,加大风腐同查同治力度,建立重点对象、重点领域风腐问题分析研判机制,开展集中整治。“我们将聚焦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精准有力开展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党员、干部的作风问题,同步深挖细查是否存在风腐勾连问题,坚决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桐城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方钱方表示。

凝心聚力谋发展

作风建设成效,最终要体现在服务群众、推动发展、保障民生的实效上。全会强调,今年只剩下三个多月时间,要盯紧目标,拿出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状态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聚焦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等7个方面,全省季度工作会议提出“创新47问”。此次全会鲜明指出,要持续解放思想,敢于先行先试,以创新思维破解“创新之问”。

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自贸试验区是改革创新的“试验田”。“我们要认真落实全会部署,深化首创性、差异化、集成式改革,完善以贸易、投资、资金流动、交通运输、人员往来自由便利和数据安全有序流动为重点的政策体系,探索形成一批全国首创性制度创新成果,以更加优良的作风,推动安徽自贸试验区系统性改革成效、制度型开放水平、开放型经济质量实现新提升。”省商务厅副厅长后其洁表示。

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全会对优化营商环境作出多项部署,提出每年升级推出创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对标提升举措,强化企业全生命周期高效服务和增值赋能,将为广大经营主体带来更多利好。”认真学习了全会精神后,省人大代表、安徽省东超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韩东成信心满满,他表示全会相关部署落地后,一定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党员干部作风好不好,群众的感受最真实。全会提出,要树牢宗旨意识,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全会要求,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每年定期开展领导干部接访或带案下访,落实领导干部包保化解和带案下访机制,加强信访问题源头治理,大力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切实做好‘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幸福指数’。”临泉县委书记江利国表示。

敢作善为抓落实

千招万招,不抓落实就是没招;千条万条,不抓落实就是白条。全会强调,要坚决扛起政治责任,进一步形成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我们将按照省委要求,从县委班子做起,主动扛起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一岗双责’,推动作风建设走深走实。”来安县委书记张传宗表示,下一步,将以省委全会精神为指引,切实发挥“关键少数”作用,以上率下全力转作风、促发展、往前赶,真正把作风建设成效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要进一步提振干字当头、创先争优的精气神。全会提出,要落细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

“我们将组织纪检监察干部通过专题培训、研讨交流,精准把握‘三个区分开来’内涵,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容错纠错实施细则,明确项目建设、民生保障等领域容错界限与流程,确保制度可行,让干部明晰政策应用,消除顾虑、轻装上阵,不断激发干事创业热情。”合肥市纪委监委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张雷表示。

重心向下抓落实,必须健全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去年8月,蚌埠市出台规范基层群众自治性组织出具证明长效机制指导意见,列出村级组织应当出具的证明事项和不应出具的证明事项两份清单,为基层减负提供了政策支持。

“接下来,我们将认真贯彻全会部署,通过将清单执行情况纳入巡察内容、设立举报电话、定期开展暗访等方式,建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闭环工作机制,最大程度确保居民群众办事方便和为基层组织减负增效。”蚌埠市委社工部基层治理科科长韩松表示。

(本报记者 范孝东 江敏 彭园园)

    相关新闻
以干的行动打开事业发展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