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要闻
【智造世界·创造美好】聚链成势,以硬核实力深耕“膜”产业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5-09-12 07:00:47 责编: 徐文娟

“公司自主研发的防蓝光光学功能膜材料填补国内健康显示护眼膜领域空白。”“我们生产的OCA光学胶成功打入全球顶级消费电子品牌供应链。”……9月9日,记者在太湖经开区采访时,感觉最深的就是“突破”与“领先”。从这些亮眼成绩中,不难窥见太湖这座县域小城在功能膜新材料领域的硬核实力。

谁能想到,曾以锅炉厂、板材厂等作坊式企业为主的工业弱县,十余年便成长为国内功能膜产业集聚区,形成“上游基膜、中游涂布、下游应用”的完整产业链体系,先后入选全省重大新兴产业工程、省级首批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等。如今,太湖提出了“百亿企业、千亿产业”的目标,志在打造“中国膜都”。

如何打造“中国膜都”?太湖县副县长张家侠给出的答案是:全链聚合、创新引领、梯队培育、服务创优。

太湖功能膜产业的起点,始于太湖金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落户。2009年,位于上海的金张科技计划向内地转移,渴望探索县域经济转型的太湖县主动对接,以诚意留下了这个关键项目。

落户初期,金张科技主要生产绝缘材料。“产品卖得不错,但公司产品单一,不利于长远发展。”金张科技总经理助理吴传耀说。

转机出现在智能手机普及的浪潮中。企业进军平板显示行业,深耕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研发。

“现在,显示屏外保护膜、屏内功能膜,我们这里基本都生产。”吴传耀介绍,公司年销售额已从2010年的1000多万元飙升至去年的7亿元以上。

在金张科技的带动下,华强科技、联邦新材料等企业纷纷落户。

为推动产业规模化,太湖县编制功能膜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将功能膜产业确立为“首位产业”,成立专门推进办公室,从土地、资金等方面提供全要素保障。

“政府把‘外围事’办得妥妥当当,我们只需专心搞生产、抓经营。”安徽富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寒道出了众多企业的心声。

2016年,专注于工业胶带胶粘研发、生产的富印新材落户太湖。当时,公司名气小,对接大客户时偶尔会吃“闭门羹”。当地政府主动牵线搭桥,助力企业产品敲开市场大门。

如今,富印新材自主研发产品超100款,合作伙伴有华为、小米等知名企业。

功能膜产业链上的企业深耕细分领域,大多体量有限,能做到数亿元年产值就算是大企业。这一特点决定了产业发展必须走专精特新的路子。

“这款MiniLED背光模组专为联想研发,主要用在它的高端笔记本电脑上。通过改进设计,产品不仅更轻薄、散热性更好,而且公司综合生产成本也降低了。”在安徽泓冠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产品展厅,行政总经理方小应介绍。

方小应告诉记者,与联想合作初期,公司仅为其供应LED等电子元器件,现在扩大到键盘背光模组、氛围灯模组等产品。新产品不断,源于高度重视研发。公司组建了研发团队,每年投入研发资金超2000万元且逐年递增。凭借创新能力,该公司获评“省专精特新冠军企业”。

截至目前,太湖县功能膜新材料产业上下游链上企业突破100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41家。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6家属于功能膜新材料产业。今年前8个月,太湖县功能膜规上工业累计实现产值33.72亿元,同比增长19.1%。

“下一步,太湖将在产业链延伸、创新能力提升、企业培育壮大、平台功能完善等方面再发力,以更优政策、更强服务,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集群化迈进。”张家侠表示。

(本报记者 陈成)

    相关新闻
【日新江淮·创新之问】创新链产业链如何“相望又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