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要闻
巢湖市搭建科技成果转化效能提升“反应堆”——
多维发力,科技成果转化“加速突围”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5-09-13 07:22:40 责编: 刘东伟

金秋时节,巢湖之滨热潮涌动。在每月一场的科技成果转化专班月度调度会上,专班成员单位的负责人、技术专家、企业代表围坐一堂,针对科技成果转化中遇到的堵点问题逐一研判、逐项破题。这场持续运转的“头脑风暴”,正是巢湖市激活科技成果转化效能的生动注脚。

技术合同交易额,是衡量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区域科技创新活力的“晴雨表”。今年1月至7月,巢湖市技术合同交易额同比增长220.35%,这一亮眼数据背后,是该市以体系筑基、以资源聚力、以投入赋能,破解科技成果转化“落地难”的扎实探索。

改革破壁垒,筑牢转化“制度底座”

“以前跑项目审批,得在科技、经信等多个部门间来回跑,现在专班‘一站式’协调,难题很快就有了答案。”调度会上,一位企业负责人的感慨,道出了巢湖市以体制机制改革打通成果转化“中梗阻”的成效。

破解成果转化难题,制度创新是关键。巢湖市首先从“顶层设计”发力: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一把手”的市委科技委员会,构建起“顶格抓创新”的工作格局;同步整合资源成立巢湖市科创集团,将科技招商与成果转化专班合并,通过月度调度、动态研判机制,推动项目从“对接”到“落地”的全流程提速。

政策支撑同步跟进。该市先后出台《巢湖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巢湖市支持“科大硅谷”创新单元建设若干政策》等文件,聚焦重点产业,从产品研发、成果转化等维度梳理企业核心技术需求;同时通过政策解读、研发费用归集指导、重点企业走访等服务,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让政策红利精准滴灌到创新一线。

制度优势正加速转化为发展动能:截至2024年,巢湖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179户,较2021年的81户实现翻倍增长;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入库314户,较2021年新增151户;全市万人发明专利量从2021年的7.74件提升至15.55件,创新主体培育与创新能力建设实现“双跃升”。

资源聚合力,打通转化“最后一公里”

走进安徽皖维集团有机分厂,记者看到这里如今已建成全流程自动化生产线,中控室电子屏上的生产数据实时跳动,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劳动力密集的“半自动”车间。“PVA光学薄膜以前总因‘黑影’缺陷被卡脖子,多亏和中国科大联合攻关,才把这个难题啃下来!”安徽皖维先进功能膜材料研究院副总经理朱宝华回忆说。

科技成果要落地,不能靠企业“单打独斗”,得把高校、科研院所的“智慧”和企业的“需求”拧成一股劲。依托和中国科大共建的联合实验室,皖维把高校的“科研大脑”和企业的“生产手脚”连在了一起,自主研发的宽幅偏光基膜用PVA树脂、汽车级PVB胶片等技术填补国内空白,产品已供应华为、比亚迪等头部企业。

这不是个例,而是巢湖汇聚“产学研用”资源的一个缩影。

为了织密这张资源网,让科技成果真正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巢湖搭建高能级科创平台。其中,皖维集团与中国科大共建的先进功能膜材料安徽省产业创新研究院、与上海交大丁文江院士团队合作的合肥镁氢材料及产品创制中心,聚焦产业链关键技术开展攻关。同时,推进“科大硅谷”巢湖园区建设,落地“中国科大英才创新创业基地”等创新单元,积极招引孵化载体优质运营团队,挖掘并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建设孵化器众创空间。

资源整合的成效持续显现:中科智城在孵企业100余家、年产值逾10亿元,带动就业2000余人;中国科大英才创新创业基地累计孵化科技企业39家;安徽省级孵化器中科先进制造创新产业园入驻企业超60家,累计融资超7亿元,形成“科研有支撑、转化有渠道、市场有对接”的良好格局。

投入赋新能,激活转化“生态活水”

前不久,“硅谷巢鸣·产融共生”科技产业招商会在中科智城路演大厅举行,20余家投资机构与7个优质科技项目齐聚,一场“产业+资本+科技”的融合对话在此展开。

“巢湖的营商环境很‘懂’企业,招商团队对产业趋势、企业运营需求摸得透,我们计划把40人的开发团队落在合肥,小规模生产线放在巢湖。”北京塔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军的话,道出了这家专注机器人AI大脑研发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被巢湖的科创生态“圈了粉”。

这样的“双向奔赴”并非偶然。今年5月,巢湖市举办的“科技相亲会”上,8家企业带着20项技术需求现场“招亲”,12位高校专家精准“揭榜攻关”,为科技成果转化搭建起“精准对接”的桥梁。

科技成果转化,没有金融支持则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此,巢湖通过一系列举措为科技创新注入“金融活水”:成立巢湖市天使基金,参股合肥市级种子基金,累计已投资7个科技项目2000余万元,培育高新技术企业6户、规上工业企业2户,2024年实现工业产值1.9亿元;与安徽国耀资本、粤开资本等合作建立了10只产业基金,基金规模23.2亿元;组织驻巢16家商业银行和兴泰担保等3家类金融机构,常态化开展成果转化项目投融资等活动。

巢湖市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以系统性思维破解科技成果转化的痛点堵点,推动巢湖创新活力持续迸发,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科技动能。

(本报记者 刘静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