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站不大,但作用不小,既能歇脚纳凉,又能补水充电。”近日,颍上县职工服务中心工会驿站,环卫工孙勇品从冰箱里拿出一瓶矿泉水,“咕噜咕噜”喝了起来。工会驿站就像他的“第二个家”,累了就进来休息,补充能量后继续工作。
阜阳市现有934个工会驿站,建好是基础,管好用好才是关键。如何才能提高驿站的使用效率?近年来,阜阳市总工会合理优化存量、科学布局增量、丰富服务内容,将其打造成为密切党群关系的“连心桥”和深受欢迎的“户外之家”。
驿站“不打烊” 暖心更贴心
2024年5月,颍上县职工服务中心工会驿站建成使用,环卫工姚术云走进去发现,里面的家电等设施很多,空调、冰箱、电视、直饮机、微波炉、无线网、医药箱一应俱全。“听工作人员说所有东西免费使用。”姚术云兴奋地说。
工会驿站成了姚术云的“第二个家”,每天早上干完活就到驿站休息,随着前来休息的同事越来越多,大家聚在一起谈天说地。
“驿站设有站长,每天进行巡查,任何物品损坏或缺失都会及时反馈给我们,县总工会将迅速响应,修复或补充,全力保障驿站的正常使用。”颍上县总工会副主席陶曲说,驿站365天全年无休,24小时对外开放。
全天开放的工会驿站,成了外卖小哥宁浩男最依赖的“加油站”,“如果没有驿站,就只能坐在电动车上休息。”如今,每晚路过那亮着灯的驿站,他都会备感安心,“这里不只是个休息站,更是让我们感到被尊重、被关怀的‘家’。”
阜阳是户籍人口超千万的人口大市,拥有87万多名工会会员,但工会驿站的服务范围远不止于此。“我们的驿站向所有群众开放,其普惠性决定了服务对象的广泛性,建设足够数量的驿站至关重要。”阜阳市总工会权益保障部部长郭俊告诉记者。
按照“有需要就布点,有基础就布点”的规划原则,阜阳市总工会积极联合交通运输、金融、邮政等部门与企事业单位,依托其遍布城乡的司机之家、营业网点、邮局等现有服务设施,通过资源共享、合作共建的方式,高效、快速地拓展了工会驿站的覆盖网络。
截至目前,阜阳市已建成工会驿站934个。这些驿站为环卫工人、外卖骑手、快递小哥、出租车司机等广大户外劳动者,以及无数过往群众,贴心提供了休息、饮水、充电等多样便民服务,成为传递城市人文关怀的“暖心坐标”。
数量做“减法” 管理做“加法”
工会驿站建好是基础,但如何管好用好?
“通过调研发现,有的驿站存在选址与实际需求脱节、使用率偏低的问题。”阜阳市总工会副主席刘岩表示,通过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对现有驿站布局进行科学优化与精准布点,确保服务资源能够高效利用,真正贴近职工群众所需。
以颍上县为例,经过整合,数量从129个减至100个。“这不是简单地减少,而是为了将资源更加精准地投放到需求最集中的地方,实现驿站跟着职工需求走,按需建设、精准布局。”陶曲解释道。
在川流不息的高铁颍上北站,一座暖心驿站悄然落成。今年1月,颍上县总工会瞄准该区域旅客和出租车司机的密集需求,投资近10万元打造了标准化工会驿站,成为了“城市窗口”旁的温馨港湾。
记者走进驿站发现,虽然面积不大,但设施齐全,饮水机、微波炉、医药箱、手机充电线等应有尽有,墙上的电视正播放着新闻节目。
“现在开车累了,就到驿站歇一会儿,又舒心又省钱!”出租车司机曹杰感慨道。
“驿站开放后,我们发现开水需求量特别大,原先的烧水设备常常供不应求。”驿站站长杜磊说,县总工会了解情况后,迅速响应,专门投入5000多元安装了出水量更大的立式直饮机,满足大家的用水需求。
阜阳这么多工会驿站,怎么管得过来?
“我们实行‘标准化+智能化’管理模式,全市驿站统一管理制度,公开站长信息及监督电话,确保责任到人。”刘岩说,“更重要的是,打造远程智能管理‘一张网’,平台可实时监控各驿站的运行状态、人流量和物资消耗,实现智能调度、精准补给和高效运维,让分散的驿站成为一个整体,确保服务品质始终在线。”
在太和县工会驿站智能监控管理平台,全县的工会驿站运行情况一目了然。“一旦驿站出现突发情况,求助者可以使用驿站里的‘服务一键通’联系平台,做到迅速响应、快速处置。”太和县总工会党组成员郭斌说。
“一站式”服务 让“家”更温暖
在阜阳,工会驿站不仅能“送温暖”,还能“送工作”。太和县市民王云就在工会驿站找到了一份满意工作。
去年,儿子考上大学后,王云决定找份工作。她看到工会驿站门口摆放的“码上就业”二维码,便扫码尝试,最终成功应聘到一家假发厂。
太和县总工会依托微信公众号打造“码上就业”公共服务平台,整合、发布企业岗位需求、薪资待遇、联系方式等信息,群众通过扫码即可享受到就业便捷服务,实现“一码在手,求职无忧”。
“我们在全市的工会驿站设立就业与入会服务专栏,张贴就业服务和新就业群体临时入会二维码,实现‘码上就业’和‘码上入会’,方便职工群众快速获取招聘信息,轻松办理入会手续。”郭俊说,与此同时,工会的服务也从“线上”延伸至“线下”,切实解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日常难题。
其中,针对快递小哥、外卖骑手普遍面临的充电难、续航焦虑等问题,阜阳市总工会联合铁塔公司,依托工会驿站广泛建设智能换电柜,为骑手们提供24小时智慧换电支持。今年,又投入20万元向该群体发放换电补贴券,进一步减轻他们的运行成本。
工会驿站的“温暖”远不止于此。阜阳市坚持因地制宜,探索驿站服务新模式,推动权益维护、技能培训、法律援助等工会特色服务项目全面嵌入驿站,持续拓展服务功能、延伸服务链条,将工会驿站打造成为凝聚职工、服务群众的多功能前沿阵地。
从颍州区七渔河驿站的“心灵港湾”,到颍东区为货车司机准备的“温馨一隅”,再到阜阳佑一康复医院驿站的“健康课堂”,阜阳的工会驿站提供了远超“歇脚”的温暖服务,心理咨询师在此倾听烦恼,长途司机在此洗去疲惫,专业的医护人员在此传授知识、守护健康。
工会驿站还积极拓展服务维度,提供优惠餐食、免费理发等多元化服务。一系列丰富且个性化的志愿项目,从基础保障延伸到人文关怀,共同将驿站打造成为深受职工信赖的温馨家园、传递城市温度的“暖心站”。
小小驿站,不仅为户外劳动者提供了家一般的温馨与便利,更承载着社会的关怀与尊重。
■ 本报记者 安耀武 李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