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的发展进步,对于一个区域、一个国家,对于世界上亿万普通人的生活,意味着什么?
答案,从安徽制造业的发展历程中可窥一斑。
近年来,安徽在中国经济版图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在世界经济中的形象更加鲜明。特别是“十四五”以来,安徽规上工业营收在全国的位次由第12位跃居第6位,历史性地迈入了全国工业大省行列。
支撑安徽形象之变、位势之变的基础,就是制造业的强劲增长。以最具代表性的现代制造业——汽车产业为例,安徽汽车年产量自“十四五”以来增长2倍,今年上半年已跃居全国汽车产量第一省。而最新公布的“2025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中,入围的安徽企业均属于制造业或与制造业高度相关的领域。
可以说,安徽经济的进阶,首先是“安徽制造”的进阶。从安徽一域的实践中,足以看出为什么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
跳出一域看全局,中国经济近年来虽迭经风浪,但始终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究其原因,制造业的强大韧性和活力是关键。2020年至2024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从26.6万亿元增长到33.6万亿元,整个“十四五”期间制造业增加值增量预计达到8万亿元,对全球制造业增长贡献率超过30%。
在新能源汽车、新型显示、工业机器人等代表着制造业未来的新兴产业领域,中国越来越多地发挥着引领作用。一个令世界印象深刻的事实是,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新三样”产品释放出口新动能,成为“中国制造”新名片。而安徽就生产了全球近10%的显示面板,全国约8%的工业机器人、11%的新能源汽车、20%的光伏组件、30%的光伏逆变器、50%的光伏玻璃。
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安徽制造”的亮眼表现,不仅推动了省域经济实力的跃升,也为中国经济向新向上的韧性和活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发展经济,归根结底是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制造业的技术进步、效率提升,使得普通劳动者家庭能够以更低的成本,获得更好的产品,过上更好的生活。无论是大屏电视、冰箱还是汽车,这些大件耐用消费品性价比的显著提升,都有着“安徽制造”的突出贡献。
安徽不仅通过培育壮大新型显示、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集群,加快了相关新技术、新产品的规模化、产业化进程,还通过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改造促进了制造业降本提质增效。“十四五”以来,安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从全国第7位提升至第6位,人均创造工业营收由146.8万元提升至187.2万元,规上工业企业亩均产出效益增长约30%。
不仅是国内,在拉美,质量可靠、节能环保的皖产汽车成为当地车市的热门选择;在中东,安徽新能源企业与当地合作建设全球装机规模最大的储能项目,以提高电网稳定性,助力能源革命……安徽制造业的发展进步,也增进了全球众多国家、地区人民的福祉。
从这个意义上说,“智造世界·创造美好”——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的主题,绝不只是一句有待实现的口号,而是已经付诸实践并持续产生成效的行动。2018年以来,安徽连年举办世界制造业大会,从未间断,正是要持之以恒地打造把握新质生产力发展机遇、展示先进制造业发展成果的重要窗口和平台,为促进全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共享共赢作出积极贡献。
共襄制造盛会,共创美好未来。开放的安徽,迎客天下、造福世界!
(汪国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