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省委文件
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粮食节约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来源: 安徽新闻网 2022-09-05 16:38:34 责编: 刘东伟

近日,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安徽省粮食节约行动实施方案》《安徽省粮食节约行动实施方案》全文如下:


安徽省粮食节约行动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做好粮食节约工作,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粮食节约行动方案》,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粮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围绕粮食生产、收购、储藏、物流、加工、消费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强化刚性制度约束,创新减损方式途径,突出科技强农、机械强农,推动粮食全产业链各环节节约减损取得实效,为加快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贡献安徽力量。

到2025年,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机收损失率分别控制在2.5%、1.2%、4%以内,地方储备粮食储存周期内保管自然损耗控制在0.2%以内,粮食加工环节损失率降到3.5%以内。粮食全产业链各环节节粮减损举措更加硬化实化细化,推动节粮减损取得更加明显成效,节粮减损制度体系、标准体系和监测体系基本建立,常态长效治理机制基本健全,“光盘行动”深入开展,食品浪费问题得到有效遏制,节约粮食、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二、强化农业生产环节节约减损

(一)推进农业节约用种。提高主要粮食作物品种省级审定标准,组织开展良种联合攻关,选育、引进和筛选一批抗逆节种、高产质优的新品种。严格执行国家种子生产技术规程和种子检验、检疫规程,主要农作物种子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确保生产用种的纯度和发芽率符合国家标准,全面提升科学用种水平。积极推广节种减损机械和配套栽培技术,大力推广农作物精量半精量播种、工厂化集中育秧等技术,推进精细化栽培模式应用,确保播种环节节约用种措施落地落实。到2025年,全省主要粮食作物大田生产中节种宜机优良品种应用率超过90%,精量半精量播种和工厂化集中育秧技术覆盖率提升到45%以上,优质粮食种植面积达到6000万亩。

(二)减少田间地头收获损耗。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统筹做好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按照国家关于水稻、玉米、小麦等机收减损技术指导规范,引导农户依据收割机作业质量标准做好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的机械化收获。打造芜湖现代农机、合肥色选机、阜阳粮食机械、宿州智能农机装备等四大农机制造产业集群,加快推广应用智能绿色高效收获机械。将农机手培训纳入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持续开展粮食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及现场观摩等活动,提高机手规范操作能力。

三、加强粮食储存环节减损

(三)改善粮食产后烘干条件。组织实施农业“两强一增”行动,培育壮大六安粮食烘干机等优势农机产品,提升主要农作物烘干装备能力。加快农机更新换代,调整优化农机购置和报废更新补贴等支持政策,逐步淘汰老旧机械。在粮食主产县每乡镇建1个粮食烘干中心,争取将粮食烘干等成套设施装备纳入农机新产品补贴试点范围。充分发挥粮食产后服务体系作用,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粮食企业、粮食产后服务中心等为农民提供收储、清理、烘干、加工、销售等服务。烘干用地用电统一按农用标准管理。

(四)推进仓储设施节约减损。实施新一轮优质粮食工程绿色仓储提升行动,因地制宜应用机械制冷控温、内环流控温、气调等绿色储粮技术。通过争取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仓储设施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省级财政补助资金等方式,支持新建高标准粮仓,保障储存期间粮食品质稳定可控。按照财政资金补助比例不超过项目实际投资额30%、贴息补助比例不超过企业实际贷款按基准利率计算后50%的标准,支持粮食仓储设施改造提升。发展温度、湿度、水分等多参数、多功能粮情测控系统。指导农户科学储粮,开展相关技术培训和服务。到2025年,优化完善数字粮库统一化系统,储备粮库信息化覆盖率达到100%。

四、加强粮食运输环节减损保障

(五)完善运输基础设施和装备。依托“一带一路”中欧班列西向通道、长江节点对接“西部陆海新通道”、淮河节点对接东部出海口等,支持建设铁路专用线、粮食专用码头、散粮中转及配套接发设施设备。推广应用新型专用散粮、成品粮散装和集装运输装备及配套装卸设备。利用长江、淮河、江淮运河以及铁路网和合新欧班列,推动粮食集装箱公铁水多式联运。

(六)推进物流标准化建设。建设合肥、安庆、蚌埠三大粮食物流枢纽,加强码头设施、运输船舶、散粮接卸设备的标准化衔接,探索应用粮食高效减损物流模式。结合“四好农村路”建设,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粮食物流网络节点体系,到2025年,全省具备客运、货运、邮政快递等三种以上功能的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数量达到200个。依托粮食储备基地、物流园区、加工集聚区、批发市场等,推进输送装备、散粮装卸新技术应用,促进粮食仓储、运输工具和中转设施之间有效衔接,提高物流设施现代化水平。

五、加快推进粮食加工环节节粮减损

(七)提高粮油加工转化率。改进粮油加工工艺,推广实施“中国好粮油”行业标准和“安徽好粮油”团体标准,引导粮油及食品加工企业合理确定小麦、稻谷等口粮品种加工精度,鼓励有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制修订和落实粮食适度加工标准。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支持粮油加工企业进行技术设备升级改造,推广低温升、立式柔性碾米等设备,促进粮油加工转化,提高粮油出品率。落实“国家全谷物行动计划”,大力发展全谷物等新型营养健康食品。鼓励餐饮单位充分利用中央厨房,加快主食配送中心和冷链配套体系建设。

(八)加强饲料粮减量替代。推动建立生猪、肉鸡和蛋鸡等代表畜禽品种高效低蛋白日粮配制技术体系。组织开展技术培训,推广利用饲料酶制剂、菌制剂产品,优化饲料产品配方,鼓励饲料企业对饲料原料进行精细化处理,改进产品生产工艺。引导养殖、饲料企业利用国家饲料原料营养价值数据库,创新挖掘替代资源,建立多元化饲料配方结构。加快推广低蛋白日粮技术,提高蛋白饲料利用效率,降低豆粕添加比例,力争到2025年,饲料中豆粕用量占比降至12%以下。严格落实国家有关规定,严禁口粮小麦割青用作青贮饲料,鼓励市场主体收贮使用青贮玉米、苜蓿、燕麦草、黑麦草等优质饲草料。

(九)加强粮食资源综合利用。深化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推动成果转化,促进粮食精深加工,增加专用米、专用粉、专用油、功能性淀粉糖、功能性蛋白等供给。推广应用低碳低耗、循环高效绿色加工技术,提高米糠、碎米、稻壳、麦胚、麦麸、玉米芯、饼粕等副产物综合利用水平,推动粮油加工副产物循环、高值和梯次利用。对以粮食为原料的生物质能源加工业发展进行调控。

六、坚决遏制餐饮消费环节浪费

(十)健全学校餐饮节约管理长效机制。深入开展餐饮节约教育,将勤俭节约教育内容融入到开学典礼、新生军训、校规校纪教育等活动中,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纳入学生综合素质和食堂评价体系。广泛开展爱粮节粮实践体验活动,引导家庭和学校共同培养学生的良好饮食习惯。持续开展学校食堂“光盘行动”,加大食堂就餐巡视力度,建立文明就餐监督员志愿者队伍。引导学校结合实际制定节约用餐规范,落实中小学、幼儿园集中用餐陪餐制度。探索运用大数据对用餐实行动态精准管理,定期发布食品浪费信息。

(十一)推进机关单位反食品浪费。督促机关单位食堂强化食品采购、储存、加工、销售等环节精细化管理,落实预约用餐、按量配餐、小份供餐、按需补餐等措施。将反食品浪费工作情况纳入节约型机关和文明单位创建内容。建立公共机构反食品浪费工作成效评估和通报制度,定期开展明查暗访,通报曝光典型浪费行为。进一步加强公务活动用餐管理,严格执行用餐标准,积极推行自助餐、简餐和标准化饮食,科学合理安排餐食数量。加强作风建设,严禁以会议、培训等名义组织宴请或大吃大喝。

(十二)加强餐饮行业经营行为管理。指导省级餐饮协会研究制定节约型餐饮行为规范,推行绿色餐饮服务评价机制。督促餐饮经营者将珍惜粮食、反对浪费纳入服务人员培训内容。鼓励引导餐饮服务单位以显著方式提醒消费者按需适量点餐,宴席可实施“N+备用桌数”预定机制。支持自助餐服务单位建立备餐评估、供餐巡视等制度。鼓励引导餐饮服务经营者主动提供“小份菜”“小份饭”等服务。加大监督执法力度,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对社会影响恶劣的严重浪费行为依法依规严肃查处。

(十三)推进厨余垃圾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动开展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生活垃圾,推进厨余垃圾单独投放。加快生活垃圾分类运输体系建设,厨余垃圾24小时内及时清运并密闭运输至厨余垃圾处置设施。加快提升厨余垃圾单独处理能力,“十四五”期间全省规划建设厨余垃圾处理设施28座,设计日处理能力4250吨。厨余垃圾处理设施投入之前,鼓励各地积极探索采取小型厨余垃圾处理站模式就地处置居民区和单位厨余垃圾。支持符合条件的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及无害化处理企业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发行绿色债券。

七、大力推进节粮减损科技创新

(十四)强化粮食生产技术支撑。组织实施省科技重大专项,启动科技特派员农业物质装备领域“揭榜挂帅”项目,引导企业开展粮食高效低损收获机械攻关。支持适应皖北平原地区主粮生产的大型、智能、稳定性强的农机装备研制,支持适应丘陵山区和特色经济作物生产的小型、轻便、多功能农机装备研制。开展粮机装备先进传感器应用研究,提高粮机装备作业环境现场感知、实时监测、自动导航、按需精准变量作业和远程运维等能力。

(十五)推进储运减损关键技术提质升级。发展安全低温高效节能储粮智能化技术。鼓励研制储粮新药剂,提升仓储虫霉防控水平。因地制宜推广粮食安全储藏新仓型。结合绿色储粮标准化试点工作,推进横向通风等储粮技术应用。鼓励研发移动式绿色环保烘干设备。鼓励开发散粮多式联运衔接和接卸技术装备、粮食防分级防破碎入仓装置和设备。

(十六)提升粮食加工技术与装备研发水平。开发并推广全谷物、杂粮等既营养健康又厉行节约的粮油食品科研成果。持续推进适度加工技术研究,鼓励内源营养加工等新技术研发和应用,推进谷物蛋白、米糠油、生物材料等开发和应用。发展杂粮食品生产品质控制、营养均衡调配、生物加工等关键技术。以粮食加工为主导方向,争创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到2025年,力争规模以上粮油加工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达到0.5%。

八、加强节粮减损宣传教育引导

(十七)开展节粮减损文明创建。把节粮减损要求融入市民公约、村规民约、行业规范等,推进粮食节约宣传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军营。将文明餐桌、“光盘行动”等要求纳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内容,切实发挥各类创建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十八)强化节粮舆论宣传。组织开展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全民营养周等主题活动,在春耕、“三夏”、“三秋”等重要农时加大节粮减损典型案例宣传力度。建设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开展“反对餐饮浪费·倡树文明新风”专题宣传,普及节粮减损技术和相关知识,倡导营养均衡、科学文明的饮食习惯。深化公益宣传,制作播出粮食安全、节粮爱粮、优质粮食工程等主题公益广告。加强粮油市场供应和价格监测预警分析,定期发布粮油供求及价格信息,合理引导市场预期。做好舆论监督,对粮食浪费行为进行曝光。禁止制作、发布、传播宣扬暴饮暴食等浪费行为的节目或者音视频信息。

(十九)持续推进移风易俗。推进全省婚丧事宜移风易俗,积极推进婚俗改革试点,倡导文明节俭办婚丧,鼓励城乡居民“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促进社风民风持续向上向善。引导全省党员干部带头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把文明节俭作为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身边好人等评选的重要内容。大力推广“新风堂”“包公宴”等创新举措,严格控制酒席规模和标准,遏制大操大办、浪费攀比。

九、强化保障措施

(二十)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部门要站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高度,切实增强做好节粮减损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将节粮减损工作纳入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坚持党政同责,压实工作责任。各牵头部门要结合自身职责,紧盯粮食全产业链各环节,提出年度节粮减损目标任务和落实措施。各有关部门要结合自身职责,密切配合、主动作为、形成合力,确保节粮减损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二十一)强化统筹协调。省发展改革委、省委农办会同有关部门建立专项工作机制,强化统筹协调和督促指导,做好年度重点工作安排部署,及时总结分析工作进展。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在抓落实上投入更大精力,确保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二十二)完善制度标准。强化依法管粮节粮,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推动出台我省实施粮食安全保障法的办法。完善相关配套制度,鼓励行业协会、企业制定促进粮食节约的团体标准、企业标准,推动形成全链条的节粮减损标准体系。对不执行相关标准、造成粮食过度损耗的企业和行为按规定进行严格约束。

(二十三)建立调查评估机制。各有关部门要结合自身职责贯彻执行国家粮食损失浪费调查评估方法和评价标准,探索开展食品浪费统计研究;探索运用国家全链条粮食损失浪费评估指标体系,定期开展数据汇总和分析评估。

(二十四)加强监督管理。各有关部门要结合自身职责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减少粮食损耗浪费的成效评估、通报、奖惩制度,综合运用自查、抽查、核查等方式,建立部门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等相结合的监管体系,持续开展常态化监管。


    相关新闻
中共安徽省委关于贯彻落实党中央《决定》精神 全面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工作的实施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