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混迹校园附近的“混世魔王”,一伙专挑未成年人下手的恶势力团伙,这些平均年龄不到20岁的年轻人却劣迹斑斑,不少人有犯罪前科,初中辍学,缺乏父母管束,从此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抢夺、盗窃、寻衅滋事,最终被肥东县警方绳之以法。(11月13日合肥晚报)
近日,由易烊千玺与周冬雨主演的电影 《少年的你》自上映开始,好评热涌,其所表现的主题“校园欺凌”也更为深刻地展现在公众的视野里。实际上,比校园欺凌更可怕的,是来自校园内外多重的欺凌势力。个别“校园小霸王”与校园周边的“混世魔王”一起,拉帮结伙、恃强凌弱,严重扰乱了校园及周边环境,给在校学生造成了心灵创伤,给老师、家长造成了巨大心理压力。
据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的全国调查数据,将近一半(49.6%)的初中生遭受过言语形式的暴力,37.7%的初中生遭遇过欺凌,19.1%的初中生在校园里遭受过身体上的暴力伤害,网络欺凌的发生率也达到了14.5%,有些统计还不包括校外恶势力的侵害行为。
笔者从警方的一些案例中了解到,此种在校园周边混迹的恶势力,往往是年少辍学,缺乏管教的年轻人,其惯用的手段就是引诱个别在校学生做“马仔”,为其收收取“保护费”,或“借钱”不还,或直接盗窃、抢劫在校生财物。由于被害学生大多默默承受伤害,未能及时向学校、家长反映情况,造成了校园内外的欺凌、犯罪现象长期存在。可以说,严厉打击恶势力犯罪之外,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加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防工作同样刻不容缓。
为此,警方、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等应建立预防校园欺凌和校外暴力伤害的有效机制,铲除恶势力,多方努力共同维护校园安全,还校园周边一方净土。同时,加大法治宣传工作力度,建立健全法治副校长制度,开展法治巡讲活动,将扫黑除恶和预防校园安全工作相结合,告诫学生要远离黑恶势力犯罪,积极发现和举报涉黑涉恶线索,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 (作者 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