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动能加速释放,成果转化成效显著。国家统计局2025年最新数据显示:1月至2月,安徽以汽车产量44.48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量23.4万辆的佳绩,首次跃居全国第一。前5月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量达61.33万辆,继续领跑全国,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7%——安徽汽车产业正以“新科技、新制造、新生态”三重创新动能,在中国汽车产业版图上全速超车。
从跟跑到领跑。安徽汽车产业的崛起,根植于核心技术的持续突围。在昊方机电的生产线上,曾长期被美国垄断的汽车电控执行器已实现国产化突破。其自主研发的产品断电解锁时间≤0.5秒,灵敏度达国际先进水平,2023年量产即配套近百万套,彻底填补国内空白。
而蔚来汽车的第三代换电站内,一辆ES6更换电池仅需3分钟。这背后是投入近万项专利构建的“技术全栈”,更诞生了中国首个整车全域操作系统、全球首颗5纳米车规级智能驾驶芯片。当传统车企还在追赶电动化时,安徽企业已在智能化赛道构筑护城河。
数字赋能质效双升。走进合肥肥西尊界超级工厂,1800台智能机器人挥舞机械臂装配整车。而真正驱动效率革命的,是华为数据云底座上实时运行的“数字孪生工厂”。这座安徽省首个5G全链路汽车工厂,实现了从物理制造到虚拟监控的闭环管理,异常问题可瞬时追溯调校。
智能化浪潮同样席卷零部件企业。安徽胜华波升级24条全自动雨刮器生产线后,产品合格率跃升至99%以上,年降成本超2000万元。在传送带与机械臂的精准协作中,磁瓦装配严丝合缝——以精密制造重新定义国产零部件的品质标杆。
创新沃土育参天林。安徽汽车产业的爆发绝非偶然,其背后是“政产学研金服用”深度融合的创新雨林。蔚来相继联袂中国科大、合肥工大成立联合实验室,产出多项核心技术;蚌埠、黄山等地出台专项方案,力推零部件企业创建“皖美品牌示范企业”;覆盖97%乡镇的78.76万个充电桩织就充换电“一张网”。
如今,安徽已汇聚奇瑞、比亚迪、大众安徽等7大整车企业,超200家配套企业星罗棋布。从国轩高科的全固态电池到中鼎密封的20000转高速油封,产业链上下游的“隐形冠军”协同发力,让“不出安徽造整车”成为现实底气。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从昊方机电攻坚“卡脖子”技术,到蔚来换电站刷新补能速度;从肥西超级工厂的数字孪生,到覆盖全域的智能充电网——安徽汽车产业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智能制造为基座、生态协同为羽翼,在“皖美品牌”大旗下全速奔驰。当全省每出口几辆汽车就有1辆产自安徽,当“新三样”扬帆出海剑指全球,这片创新沃土正以“三新”加速度,为中国汽车崛起刻下鲜明的江淮印记。(作者 刘纯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