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徽评
徽评:我们为什么无比崇敬袁隆平?
来源: 安徽新闻网 2021-05-23 15:37:52 责编: 武静

5月22日13时07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5月23日人民日报)

袁隆平院士逝世的消息传来,人们的哀思如潮水般奔涌,向这位“杂交水稻之父”致以无比崇敬和缅怀之情。

袁隆平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国家发明特等奖,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2018年获“改革先锋”称号,2019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一项项殊荣是对他取得卓越贡献的褒誉,记录着他孜孜不倦耕耘、追梦的闪光足迹。

我们崇敬、缅怀袁隆平,因为他为“稻粱谋”而建树的不朽功勋。袁隆平于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成功选育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自1976年起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他带领团队开展超级杂交稻攻关,不断实现大面积示范目标的重大突破,2020年达成周年亩产稻谷3000斤的攻关目标,为解决全国和全球温饱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

我们崇敬、缅怀袁隆平,因为他心中始终装着国家和人民。袁隆平23岁时就立下誓言:“要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不让老百姓挨饿”,他深情地说,“我一直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在袁隆平的梦想里,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颗粒像花生那么大。他把个人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人民梦,“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试验田的路上。”去世前两个月还坚持在海南杂交稻基地工作,病危之际每天都挂念水稻问天气。从这位“杂交水稻之父”身上,我们读懂了什么是“国之大者”。

我们崇敬、缅怀袁隆平,缘于他攀登科研高峰的执著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袁隆平心里一直装着一粒粒“金种子”,把“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作为毕生追求,为了亿万人民“吃得饱、吃得好”的福祉,为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始终不渝地坚守着奉献国家、服务人民的底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是国家功臣、人民英雄、科学家典范。

仰望星空,宇宙中有颗闪闪放光的小行星--编号为8117的“袁隆平星”;崇敬、缅怀“杂交水稻之父”,就要铭记他对人民对人类的贡献,就要像他那样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顽强拼搏、矢志进取,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努力做一个闪亮的“星”。(作者 范子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