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文化
从歌剧《江姐》、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到近年来的新创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歌剧《沂蒙山》等等,舞台上的那一抹红色,震撼着一代代观众的心灵——
舞台上的“红色浪漫”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1-05-28 16:27:26 责编: 徐文娟
舞台上的红色经典——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资料图片)

舞剧、话剧、歌剧,京剧、豫剧、川剧……在戏剧舞台上,英雄儿女如何讲述革命故事?近日,由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省艺术研究院承办的“百年辉煌——庆祝建党100周年红色题材戏剧作品研讨会”在金寨县举行。来自全国16个省市的戏剧专家及我省基层从事戏剧创作、研究方面的代表50多人参加会议,梳理红色戏剧的传承谱系,试问红色题材的当代探索。

从“红岩戏”开始, 重温红色经典

出版于1961年的长篇革命历史小说《红岩》是当代文学史上发行量最大的小说,50年前,川剧率先将这部作品搬上了戏剧舞台,它的成功也影响了其他剧种的改编,一系列改编创作的作品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反响,被称为“红岩戏”。

四川省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研究员杜建华介绍,川剧创作较早介入红色题材,大概从川陕苏区时期就有相关题材川剧演出,1933年以后,演出增加,川陕苏区当时有两个演出团,专门负责创作演出红色题材戏剧作品。中央苏区时期的戏剧运动更是革命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戏剧文艺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杜建华认为,红色经典一直在传承,比如演绎最多的《红岩》故事,仅在四川舞台上就同时出现了《江姐》《烈火中永生》《信仰》《小萝卜头》等舞台艺术作品。这种情况给我们带来思考: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逐渐形成了戏曲新经典、戏曲新传统,对这些新的经典,还应有一个再度提升、推陈出新的要求。

在百年奋斗征程中,我们党高度重视文化文艺工作,形成了大量记录历史伟业、展现奋斗历程的优秀文艺作品,其中有些作品经久不衰、成为经典。中宣部今年组织国内相关演出单位复排了一批经典作品,比如京剧《红灯记》、歌剧《白毛女》、豫剧《朝阳沟》、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等观众耳熟能详的剧目,同时还实施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组织创作100部不同门类、不同题材的舞台艺术作品。这里面既有革命历史题材的,如歌剧《红船》《沂蒙山》,京剧《红军故事》《李大钊》,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也有一些现实题材的,如弘扬脱贫攻坚精神的民族歌剧《扶贫路上》,反映乡村火热生活的彩调剧《新刘三姐》,歌颂伟大抗疫精神的话剧《人民至上》等。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博士刘明厚介绍,2019以来,他观摩了很多新近创作的优秀红色戏剧演出,比如山东歌舞团的民族歌剧《沂蒙山》、西安话剧院的《柳青》、中国话剧院的《谷文昌》、辽宁人民艺术剧院的《干子碑》、河南豫剧院的《重度沟》、湖北省花鼓戏剧团的《河西村的故事》等,这些优秀舞台艺术作品激发斗志、振奋精神。

从写人向写情深化,呈现当代审美

在几代艺术家精心打造的红色戏剧谱系里,观众在沉浸式的体验中,回望中国共产党人直面刀光剑影,铸造革命初心,往往被那一个个鲜活的、生动的舞台形象而深深打动,从而更加坚定理想信念。这正是红色题材戏剧的魅力。那么,当下的创作者如何把握这无比丰富的素材,并进行创新性的审美表达?

上海歌舞团创作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是近年来口碑上乘的佳作之一。该剧以上海地下工作者,我党秘密电台情报人员李白烈士为原型而创作。迄今为止,这部舞剧已经上演了230多场,在38座城市进行演出,好评如潮。观众们不陌生,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永不消逝的电波》同名电影,为什么这部同名舞剧能“出圈”?刘明厚认为主创人员站在了现代人的审美立场,通过创新性的审美表达,形成了这部剧独特的艺术品位。这部舞剧多媒体运用是极富表现力的,但它在全剧中并不与演员“抢戏”,而是恰到好处地辅助剧情、辅助角色刻画,为丰富舞台的叙事语汇、舞剧风格和演出样式服务。“在《永不消逝的电波》里,剧组主创人员追求一种具有现代审美意识的舞台呈现,这部反映谍战故事的舞剧,提升了观众的辨识度。在提升舞剧的文化和思想内涵承载的同时,剧目还让当代观众和革命先烈共情共鸣。”刘明厚说。

杜建华认为,借助名著、经典进行改编,也是戏曲艺术普及传承的一种重要方式。另外就是对于经典桥段、场景进行全新表达,表达的是我们编剧、导演、舞台的审美取向,追寻的是当下观众审美心理的满足。叙述故事要从写人向写情深化,这是当下红色剧目发展的一种现实取向,也是不断增强戏曲艺术感染力共情性的主要手段之一。

把国事化为家事,寻求共情共鸣

福建艺术研究院原院长、戏剧理论家评论家王评章认为,革命题材的写法多种多样,一种是即时性正面描写战争和英雄,就是抒写大历史、大题材、大人物,史诗性地再现革命英雄主义,写战争的壮烈,写战争的惨烈,写人物的英勇悲壮;第二种就是把宏大的叙事小视觉、小视角,家庭化、人文化,甚至个体化,这其实是中国戏剧的传统。“传统的老戏都是把国事化为家事。比如像《杨家将》那种题材就是典型的国事化为家庭的遭遇、家庭的命运。”王评章说。

河南艺术研究院原院长、一级编剧姚金成同样认为,红色革命是整个20世纪的一个重要主题,它重塑了中华民族的历史。20世纪的红色革命不是偶然发生的,它有深刻的历史动因,也有中国民族文化的动因。红色革命是宏观视角,但是创作者要具体地去看革命历程中的每一个事件、每一个人物。当个人的命运融进了革命的大潮,也可以视为红色题材讲述的也是个人的命运。姚金成说,革命题材有很多内容可以写,但是要产生真正的经典,并非易事。新一代创作者任务艰巨,要把革命历史说给当代年轻人听,把中国故事说给全世界听,需要找到最佳着力点,不但写红色题材,而且要有超越性,要能寻找与观众的一种沟通与共鸣,甚至是与世界文化的一种沟通与共鸣。( 本报记者 晋文婧

    相关新闻
第11届安徽省少儿舞蹈汇演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