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代表陈学东:在“卡脖子”地方下功夫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19-01-15 21:29:34
责编:
刘东伟
“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1月14日,省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学东说。作为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院长,陈学东近年来率领团队瞄准石油化工领域重大装备国产化问题,在“卡脖子”地方下功夫,解决了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在他们的努力下,我国重型压力容器轻量化设计制造技术与国外相比,已实现从跟跑到整体并跑、局部领跑的跨越。
“从1986年到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我在这里做通用重大装备研究已有33年。”陈学东透露,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能源装备大部分靠引进,自主装备不到10%。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他们通过自主创新,使得通用机械领域重大装备国产化率达到90%以上,寿命和可靠性均有大幅度提高。
5年前,陈学东主持完成的“极端条件下重要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与维护”项目,获得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个项目就是解决在石油化工、煤化工以及航空航天、深海装置中关键重要压力容器的国产化问题。”陈学东表示,从原来不能自主生产到现在完全实现国产化,靠的就是科技创新,创新也是国家赋予他们研究院的首要职责。
“创新首先要立足自主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上下功夫。”陈学东坦言,关键核心技术指望别人送给你不可能,必须自主研发,不掌握核心技术,迟早会被别人卡脖子。“但自主创新与改革开放和引进、消化、再吸收并不矛盾。”陈学东特别强调,企业要在自主创新中发挥主导作用,对企业中的专业技术人才须格外关注,各项鼓励政策也应该向一线人才倾斜。
24小时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