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阜阳
【喜迎省两会】奋楫新赛道
来源: 安徽经济网 2025-01-13 15:45:27 责编: 武静

时光如川,又至岁尾年首。回眸2024,阜阳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亮点纷呈。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公布了2024年城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践案例和特色案例名单,阜阳市“向‘绿’而行,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赋能”案例入选绿色低碳转型方向特色案例。同时,界首市亩均效益“循环利用法”入选全国、全省“亩均论英雄”改革优秀案例。

2024年1—11月,全市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32.8%,居全省第4位。今年以来增速一直在30%以上,居全省第一方阵。同时,“智改数转”加快推进,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累计覆盖率64.52%。15个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项目通过工信部、国家发改委审核,项目数量居全省第一。

一个个数据,是阜阳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美丽风景,也是深化改革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累累硕果。

新赛道 壮大优势产业

位于颍上经开区的安徽锐美精密部件有限公司,是一家来自江苏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在这里投资布局了9条自动化压铸机及配套设备生产线,目前工人正在调试最新引进的铝合金一体化压铸生产线。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条生产线压铸能力最高可以达到5000吨,达产后,可以生产出制造新能源汽车所需的各种类型不同型号的铝合金部件,年产约4.5万吨汽车精密部件。

新能源汽车是“新三样”发展风口,也是阜南县倾力打造的主导产业。目前,阜南县已经集聚了成长性好、发展动能强的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当地正瞄准2025年实现百亿产值的目标,推进全产业链发展。

界首市的安徽南都华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和锂电池回收再利用企业华铂新材料公司合作,实现了上下游产业链紧密协作发展,合作共赢。现在,这家企业每天能够生产出多达7万只的锂电池。

安徽南都华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刘培松介绍,华铂新材料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华拓可以进行直接生产和使用,大大降低了运输物流成本。“我们也希望通过华拓的带动和引领,把整个界首市及周边地区发展锂电池相关的产业链紧密结合,进一步延链补链强链,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眼下,界首高新区正聚焦锂电池生产、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三大环节,瞄准千亿园区目标,加快构建锂电循环利用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紧盯“新三样”,拼抢新赛道,阜阳市深入实施优势产业壮大行动。重点围绕光伏产业链,加大项目实施调度。大力推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总投资105亿元的巨东再生金属绿色智能制造基地项目目前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正在进行设备安装;总投资102亿元的纽龙船舶动力(阜南)有限公司海洋高端装备制造研发生产项目的主体工程完工,1号、2号厂房已经投产。

推动集群集聚发展,界首市动力电池制造及综合回收利用产业集群被评为安徽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颍上县光电器件产业集群被评为国家级和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促转型 制造业向“绿”而行

工信部发布的2024年度绿色制造名单中,阜阳市有5家企业入选绿色工厂。目前,阜阳市已累计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23家,总量居全省第4;累计获评国家级绿色园区3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7家、绿色设计示范企业6家,均居全省第2。

在安徽南都华铂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这里每天都在上演着这样一幕场景:一块废旧锂电池,经过自动传送带进入自动粉碎系统,变成一粒粒黑粉,再经过浸出除杂,提取出有用的物质———锂,作为锂电池原料重新使用。

最近,该公司投入使用自主研发的废旧锂电池全自动带电破碎、精细分选关键技术及成套设备,产能比行业平均水平提高60%以上。“目前,我们能使废旧锂电池综合循环利用率达到98%以上。”公司行政经理王阿红说。

阜阳市构建了“原料回收—绿色再生—材料/零部件智造—终端产品”的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发展链条,全市再生铅、再生铝、再生锂等产能合计达290万吨,完成工业产值741.9亿元,动力电池循环利用占全国市场份额的1/5。南都、天能、骆驼、超威、江淮汽车中重卡、比亚迪、立讯精密等新能源汽车上下游产业链头部企业相继落户阜阳。

阜阳市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产业结构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实现增长,新能源产业集群集成发展,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和工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均显著提升,在新型能源体系规划、固废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形成了一些亮点及创新点。

阜阳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一系列创新的政策和措施,有效地推动了工业经济转型发展,促进了制造业的绿色低碳转型,成功培育和建设了一批绿色工厂,加快了绿色制造体系的构建,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质生产力。

数字化 助推工业发展高质量

在界首高新区的恒益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一批批崭新的电子纱在生产线上流动着。记者发现,偌大的生产车间只有一名工人。该公司副总经理宋明起告诉记者:“现在的车间,人少了,效率高了,这得益于车间数字化改造。”

阜阳市以数字化转型塑造企业竞争优势,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该市把推进数字化转型作为关乎长远发展的“必修课”“必答题”,倒逼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加快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为加快提升政府和企业推动数字化转型的意识和能力,阜阳市工信局会同市直有关部门及“6849”产业推进专班,梳理出一批符合阜阳实际的经验模式和典型做法,用成功范例描绘数字化转型“路线图”,为广大中小企业投身数字化转型注入信心。

2024年,阜阳市6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数字化转型示范企业,组织开展2024年数字化诊断,帮助216家企业梳理数字化转型中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提出解决思路和改进方案。

阜阳市强化数智赋能引领,稳步提升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不断提升工业互联网产业水平。目前,该市已建立工业互联网平台项目库,入库项目35个,初步建成区域型工业互联网平台1个、企业级12个,具备企业级平台建设能力的企业73家,安徽北辰数智科技有限公司的“阜阳市工业互联网平台”入选2024年省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

以数智赋能行动为抓手,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阜阳市通过抓数字化转型,催生新模式、新业态,推动传统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按下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快进键。

优服务 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阜阳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创建一流营商环境。

该市持续开展工业稳增长“五大行动”,落实规上工业企业包保服务全覆盖机制,常态化开展停产半停产企业帮扶,坚持分级分类指导服务,着力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急难愁盼问题。加强产需对接,充分利用大型展会、中小企业服务等线下线上平台,针对企业普遍反映的市场、效益、资金等问题,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产业供需和要素对接活动,配合承办2024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供需对接会,促成多个汽车产业投资相关项目协议。持续推广“亩均英雄贷”。2024年该市共发放“亩均英雄贷”700笔、91.5亿元。界首市亩均效益“循环利用法”入选全国、全省“亩均论英雄”改革优秀案例,界首市、太和县入选2024年安徽省县(市、区)亩均效益领跑者名单,昊源化工等9家企业入选2024年全省制造业企业亩均效益领跑者名单。完善中小企业梯度建设,加快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截至目前,全市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426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4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8家。

近年来,阜阳市委、市政府连续在春节后第一周高规格开展“阜阳企业家日”系列活动,开展“企业家为党委政府工作提建议”问题反映及建言征集活动。落实民营企业家恳谈会制度,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先后召开了全产业民营企业家恳谈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民营企业家恳谈会。深入开展金融支撑提能行动,摸排专精特新企业融资需求,积极与建行阜阳分行、徽商银行阜阳分行、农业银行阜阳分行等对接,及时推动优质企业名单和企业需求,举办银企对接活动。推动推进专精特新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5家专精特新企业在省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挂牌并获得专精特新板奖补、挂牌总数71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