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经开区鸟瞰图。
9月20日,以“智造世界·创造美好”为主题的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合肥启幕,一大批刻有安徽烙印的“全球首发”“中国首秀”发布。作为名副其实的“安徽工业第一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培育孵化的一系列先进制造业成果精彩亮相。
一年一度的世界制造业大会,已成为合肥经开区向全球展现制造实力的“常规秀场”。近年来,这个安徽省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工业园区,拉满“新”弓,三“业”齐发——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同频共振下,传统产业焕新升级、新兴产业育树成林、未来产业抢占先机,持续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焕新
——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
全球每8台笔记本,全国每4台洗衣机、冰箱,就有1台“合肥产”……十年前,谈起合肥产业发展,这段话往往被拿来举例。
如今,汽车产业成为合肥的优势产业、主导产业——全国每10台新能源汽车,就有1辆“合肥产”。
从家电到新能源汽车,合肥的“工业名片”变了,但不变的是,产业转化背后蕴藏的“合肥经开力量”,美菱、海尔工业园、联宝电子,江淮汽车、蔚来、大众安徽,这些都是地道的合肥经开区企业。
传统产业如何换挡升级?是摆在所有工业园区面前的一道难题。合肥经开区用“焕新”二字破解。
走进美菱的5G智慧实验室,一台搭载“水分子激活保鲜技术”的M鲜生系列冰箱正在接受极限保鲜测试。数据显示,其肉类保鲜期是普通冰箱的3倍以上。这项行业首创技术的突破性应用,标志着合肥家电产业从“零部件组装”向“核心科技攻坚”的跨越。近年来,美菱年均研发投入超3亿元,已建成6个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企业技术专利年均增长超15%。
蔚来合肥智能工厂。
涂装,是汽车制造的四大工艺之一。与传统涂装车间平面式布局不同,坐落在合肥经开区的蔚来F2工厂涂装车间形似魔方,车辆立体式码放。进行喷涂作业时,传送线、升降机把车辆转运至作业区,实现同一颜色车身集中调用、集中喷涂,避免传统生产方式中按订单排序喷涂产生的频繁换色问题,喷涂效率得以大幅提升。
“在‘魔方’车辆存取平台等多项前沿技术赋能下,个性化定制与大规模生产之间的效率矛盾迎刃而解。”据企业负责人介绍,蔚来从收到订单到整车下线,最快仅需14天。
在创新驱动下,合肥经开区传统产业“焕新”风景日盛。
截至目前,该区已累计建成全球“灯塔工厂”4个,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4座,省级先进级智能工厂12个,国家级绿色工厂10家、国家级绿色供应链企业9家。智能家电、高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智能终端、快速消费品、公共安全产业在创新转型中焕发出全新活力,持续夯实“制造底座”,让企业转型底气更足。
育新
——新兴产业“乔木自成林”
传统产业战略跃迁之外,在合肥经开区的产业版图上,一批“小而美”的科技型企业正成为撬动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支点。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安徽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兴产业聚集地贡献更多‘工业第一区’力量。”合肥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李大勇说。
在这里,“政府推动、企业主动、多方联动”的创新生态已然形成。生命健康,是安徽重点发展的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地处合肥经开区的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健康研究院,是“国字号”新型研发机构,也是安徽大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阵地。
“通过搭建仪器、实验室、中试车间等共享平台,入驻团队可以心无旁骛地专注于科技创新、产业转化。”大健康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今年入驻研究院以来,公司产业化明显加速。”说这话的是安徽冰启生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于前锋。这是一家以研制生物样本低温冻存液、复苏液及冻存设备等产品为主业的企业。“我们紧扣辅助生殖和细胞药物两大领域对低温存储的需求,产品上市后,将广泛应用于临床和科研场景。”
合肥大健康研究院公共研发服务平台。
在大健康研究院,生命健康产业发展已呈集群之势。截至目前,共计孵化引育企业46家,总估值超40亿元。
另一边,在合肥睿普康集成电路有限公司的实验室里,一群“00后”技术员正调试卫星通信芯片。
作为合肥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核心区域,合肥经开区在集成电路领域的发展成就斐然,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裂变。截至目前,该区已累计招引落户集成电路产业链企业百余家,构建了从半导体装备及材料制造、芯片设计、芯片制造到封装测试的完整产业链。
从生物医药细分赛道“破冰者”,再到集成电路领域“隐形冠军”,都印证了一个逻辑:当政策、产业、人才、服务形成“生态合力”,新兴产业便能从“独木成林”走向“聚木成森”。
一组数据足以佐证——今年一季度,合肥经开区战新产值增长16.6%,高于工业10.2个百分点。上半年,该区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44.9%,增速居合肥全市首位;集成电路产业增长137.5%。
抢新
——未来产业“初露尖尖角”
谁在创新上先行一步,谁就能拥有引领发展的主动权。
如何在“创新上先行一步”?合肥经开区以实践验新知,用躬行探未知,抢先布局未来产业。
近日,合肥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培育企业合滨智能推出全球首台具身智能超声机器人原型机,实现“辅助—扫查—诊断”全流程超声检查的机器人化。
未来,它们可以在医疗和养老机构中得到广泛应用,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高质量超声检查服务,有效减少患者排队时间,显著提高诊断效率,成为智能医疗新基建的重要力量。
合肥经开区智能科技园。
《安徽省未来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指出,安徽将重点发展量子科技、空天信息等7大未来产业,其中明确“培育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空天信息产业新增长点”。安徽盟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日前发布高功率航空动力电池循环性能测试成果——400Wh/kg级的锂金属电池产品循环寿命超1280次,电池容量保持率仍高达99%。这项测试,是在全球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头部企业要求的飞行工况下进行的。
7月30日,全省季度工作会议在合肥召开。围绕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等7个方面,安徽省委主要负责同志在会上提出47个需要思考和破解的重大问题。47个“创新之问”都是安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
合肥经开区正在改革沃土中以实干“底色”向创新“亮色”生动转化,奋力答好“创新之问”。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吕珂 许根宏 通讯员 张和允 李长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