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与现实有一种奇妙的关联:浪浪山的小妖怪们平日里做的多是琐事,日复一日劈柴、巡山;而现实中的基层干部走村入户问需求、解难题,这些细碎的付出也很少被镜头捕捉。可当“考验”来临时,小妖怪们挺身而出,为民除害;基层干部在防汛救灾时冲在一线、政策落实时蹲在田间,用实实在在的行动,默默为基层发展添砖加瓦。
怀信念,以理想之光照基层之路。浪浪山的小妖怪们始终怀揣着“西天取经成佛”的向往,哪怕身处底层、常遭打压,也始终笃定行正道、做善事,相信“哪怕渺小如我,也能靠努力活成有价值的模样”。基层干部同样有着沉甸甸的理想,让留守老人能便捷的看病、孩子能安心的读书;想着要为乡村谋振兴,让闲置的土地“活”起来,让特色的农产品“走”出去,让乡村既有“乡土味”又有“新活力”。这份信念就像黑夜里的光,让基层干部在琐碎中不迷失,在辛苦中不退缩,在平凡的岗位上跳动不平凡的心。
学英雄,以见贤思齐之心促成长。小妖怪们模仿唐僧师徒的模样,学着他们的勇气与担当,将为民除害作为自己日复一日的行动,活成“自己向往的模样”。基层干部的成长路上,同样在英雄事迹中汲取力量,从“隐姓埋名数十载、为国铸重器”的黄旭华,到“燃尽自己照亮大山、点亮女孩梦想的”的张桂梅,再到“扎根基层一辈子”的黄文秀,他们的故事让我们明白,基层干部学英雄,不是要追求“惊天动地”的功绩,而是要把英雄的“担当”融入走村入户的每一步。
聚合力,以团结之力破发展之难。“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三只小妖怪懂得团结的力量,在彼此配合中发挥所长,野猪谋划、猩猩执行、黄鼠狼补位,最终打败了黄眉怪。基层干部更是在党组织的引领下,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村党组织书记牵头谋划产业发展,跑项目、找资源,为乡村发展“搭框架”;村“两委”干部熟悉村里的人情世故,主动排查矛盾隐患、调解邻里纠纷;网格员走街串巷,收集群众需求、宣传政策知识,帮行动不便的老人代办业务,做群众的“贴心人”。正是这份团结,让我们啃下了一个又一个“硬骨头”,干成了一件又一件惠及民生的实事。
电影最后刻意保留“无名”,我们不知三只小妖怪的名字,这份无名带着些许遗憾,却也像极了无数基层干部的日常:没干过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是帮张大爷解决了医保报销的难题,帮村里修好了泥泞的小路……这些事算不上“丰功伟绩”,却实实在在造福了一方百姓,这或许就是“小人物”的价值。(作者 杜芳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