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理论
安徽日报|安徽70年经济建设的历程与主要经验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19-09-17 08:34:29 责编: 武静

内容提要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安徽在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砥砺前行,勇当改革先锋,坚持开放发展,实施创新驱动,促进经济转型,实现了从“百废待兴”到“百业兴旺”、从传统农业大省到新兴工业大省、从创新追赶到创新引领的历史性变革,发展成就引人瞩目,人民群众有了空前的获得感幸福感。

70年来,安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门类齐全、富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诞生了一批全国排得上号的龙头企业,涌现了多项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重大科技成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回顾发展历程,总结发展经验,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具有重要意义。

安徽70年经济建设的基本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安徽经济发展大体经历了5个阶段。

1.恢复发展阶段(1949-1957年)。1949年前,安徽处在极端落后的农业社会之中。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实施土地改革、建立国营企业、扶助私营工商业等多项重大措施,安徽经济社会发生明显变化。1952年安徽工农业总产值28.67亿元,其中农业产值22.17亿元,比1949年增长25.6%。1953年至1957年,安徽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兴建了安徽第一纺织印染厂、安徽造纸厂、蚌埠玻璃厂、合肥无线电厂等一批工业企业。到1957年底,安徽工农业总产值达43.19亿元,比1952年增长51.6%。其中农业总产值28.19亿元,年均增长5.3%;工业总产值15亿元,年均增长16.8%。一个长期贫穷落后的农业省份走上了摆脱贫困、开启工业化的征途。

2.曲折发展阶段(1958-1978年)。1958年全国开始“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安徽经济发展遭遇重大挫折。“二五”期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下降6.3%,其中1959—1961年连续3年下降,1961年降幅达28.6%。1963—1965年的3年间,安徽通过压缩基建、精减职工、加强农业等手段,促进经济重新走上正常发展轨道,粮食产量基本恢复到1957年的水平,轻重工业比例关系有所调整。1966年“文革”开始,经济发展再遭重大挫折,1958—1978年,安徽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4%,年均增长2.7%,为新中国70年来发展最慢的时期。

3.由传统农业省向工业大省的转变阶段(1979—1990年)。1978年,凤阳县小岗村在全国率先实行“包产到户”,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大幕。1979年后,以“包干到户”“包产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在农村推广开来。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乡镇企业加快发展。同时,安徽开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82年,安徽第一个县工业园——肥西桃花工业园设立,第一家外商投资企业——安利人造革有限公司成立。1990年“八五”计划完成时,安徽地区生产总值达658亿元,比1978年增加492亿元,其中,工业产值251.48亿元,农业产值246.17亿元,第三产业产值160.37亿元。工业产值首次超过农业产值,标志着安徽开始由传统农业省向工业大省的转变。

4.经济稳定高速增长和工业强省确立阶段(1991—2012年)。“八五”计划完成后,安徽家用洗衣机和电冰箱产品分别居全国第2位和第3位,钢铁、化工、水泥产量均居全国前列,步入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九五”时期,实施名牌战略和大企业集团战略,形成具有明显市场优势的产品群和企业群。“十五”期间,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制。2003年起,实施“861”行动计划,围绕八大重点产业基地和六大基础工程,上马了一大批支撑力和牵动性强的重大项目。至2005年,安徽汽车成为国家自主品牌汽车的重要力量,家电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十一五”时期,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提升“861”行动计划,着力培育汽车、电子信息、家电、装备制造等骨干支柱产业。2012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2.7∶54.6∶32.7,其中工业增加值占地方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6.6%,工业强省地位初步确立。

5.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2013年至今)。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决策部署,努力践行新发展理念,以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为总抓手,聚焦高质量发展,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着力推进创新型省份和制造强省建设。2015年,启动“4105”调转促行动计划,实施新一轮大规模技术改造专项行动,推进战略性新型产业基地建设,建成新型显示、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智能语音、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基地24个。2017年,出台了制造强省建设方案和支持“三重一创”建设政策10条,加快培育先进制造业,智能家电、智能语音、新型显示、机器人、汽车、新能源汽车六大产业优势凸显。至2018年底,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提高到30007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5%,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29.4%,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快速提升。

安徽70年经济建设的主要经验

首先,持续推进改革,为安徽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作为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安徽大力弘扬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小岗精神,持续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1979年开始,安徽启动了以改革企业经营体制为主要方向的城市改革。上世纪80年代,安徽出台一系列改革措施,鼓励、扶持创办城市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推行多种形式的企业经营责任制,各类市场主体迅速发展。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安徽大力推进国有企业市场化股份制改革、兼并重组等改革措施,培育了一批在国内有地位、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大公司大集团。本世纪初,安徽在全国率先探索农村税费改革,为我国终结延续了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农业税,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自2016年以来,以推动科技创新为核心,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主攻方向,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为安徽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其次,准确把握宏观形势,不断推进工业升级。改革开放初期,针对商品普遍短缺的现状,安徽着力轻工大省建设。1993年,出台促进轻工业发展的“1114”计划,集中资金对家电、日化、酿酒、造纸、塑料5个优势行业进行改造提升。到1998年,全行业中大中型企业比1992年增加一倍,涌现出一批国内名牌产品,安徽“轻工大省”称号应运而生。2003年,提出“861”行动计划,随后不断调整提升“861”行动计划的内容,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2007年,印发《关于工业强省的决定》,着力培育重要骨干支柱产业,推进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2015年,启动“4105”行动计划,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2015年11月,出台支持制造强省建设若干政策。安徽工业发展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增速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再次,坚持东向发展,加快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进程。1990年7月,安徽提出“开发皖江、呼应浦东”的区域发展战略,成为全国第一个呼应浦东开发的省份。新世纪初,安徽又提出东向发展战略,在融入长三角的过程中加快推进工业化。2005年起,安徽全面落实东向发展战略。2010年,启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2014年起,安徽正式加入长三角,多领域全方位推进长三角合作,有力推动了安徽与长三角发达地区的产业协作和要素互动,最大程度发挥了安徽资源、区位优势,推进了安徽制造业、旅游业、资源加工业快速发展。

最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深入推进高质量发展。安徽始终坚持把创新作为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1995年,安徽开始实施“科教兴皖”战略,着力推进重大科技成果应用推广。2004年,启动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2008年,启动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和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创新型安徽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更是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聚焦打造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滨湖科学城、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省“四个一”创新主平台和“一室一中心”建设,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培育了一批行业领军企业,智能语音、机器人、量子通信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实现了经济增长由以投资拉动为主向创新引领的重大转变。(樊明怀 徐振宇 周燕林)

(作者单位:安徽经济研究中心)

    相关新闻
安徽日报|安徽七十年生态文明建设的历程与主要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