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理论
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2-09-06 09:13:01 责编: 武静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着眼于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因地制宜开展非遗传承、重塑、活化,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对高质量发展安徽乡村经济、建设文化强省具有重要意义。

挖掘文化内涵。具有强烈地方文化色彩、浓郁乡土气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乡村自有的文化记忆。挖掘地方非遗的文化内涵、梳理传承脉络,在服务乡村建设中,成为展现乡村形象、提升文化品质、凝聚乡民人心、构建乡土文化社会认同的重要因素,进而实现文化自觉,重塑文化自信。首先,梳理非遗文化脉络,提炼文化精髓。对留存于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梳理,提炼其文化底蕴、精神和价值,既摸清自家文化的“家底”,也有助于提振乡村精气神,激发村民投身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扶持非遗传承人,打造非遗文化使者,培育非遗传承的生态环境。人是乡村文化的主体,在政策助力下发挥传承人的文化使者作用,形成文化影响力、号召力和群体带动作用,接力非遗传承。以传承人为“点”,在培育传承人的同时,培育非遗的生存土壤。再次,以基层文化站点为窗口,推进非遗的品质提升和文化推广。调动群众文化工作者、文艺爱好者、本土乡贤等多方主体参与非遗的艺术创作,鼓励行业协会及公益力量围绕基层文化站积极开展文化服务和非遗推广。

弘扬时代价值。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新诠释、新解读、新创造,使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才能真正让非遗文化在创新表达中绽放时代芳华。非物质文化遗产植根于群众的生产生活,饱含着历史的沧桑,体现着群众的思想智慧,展示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追求,有助于繁荣农村文化市场,丰富农村文化业态,展现出政治价值和经济价值。首先,加强与地方高校的协同合作,共同赋能创新非遗“文化新生态”,把非遗文化资源转化为推动乡村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和物质支撑。其次,要秉持守正创新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在尊重非遗基本文化内涵的同时,发挥文以化人的礼乐作用,弘扬非遗时代价值,树立乡村文化新形象。再次,找到非遗与当下乡村生活的接入点、交接处,从乡村环境、生活方式、文化活动、非遗社区营造等多角度推动非遗在当代乡村生活中实践,形成新的文化亮点、生活热点,为乡村振兴注入蓬勃的新生力。

赋能乡村振兴。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化,乡村是中华文明的基本载体。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文化品牌,既能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可以为当地发展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首先,以文化创意、设计创新赋能乡村振兴。鼓励专业人士、设计团队参与非遗的文化创意产业,为文创产品设计、乡村景观设计、乡村文旅策划、非遗研学等提供有效设计解决方案,做好美丽非遗与旅游结合,让游客充分感悟美丽非遗文化的魅力,用现代的文化审美和设计手段,让“遗产”产生“价值”,为乡村旅游增添新亮点。其次,打造具有长久生命力的乡村文化品牌。对非遗做设计转化,形成具有较高辨识度的乡村文化品牌,以此构建非遗IP体系,包括IP形象的文化溯源,IP主体内容、话题的生产,IP形象设计、视觉系统延伸等。通过系统化的品牌规划,提升非遗文化品位,增加社会认知度,增强乡村文化竞争力,有效提升乡村文化活力和产业价值。再次,紧抓趋势,面向未来,走融合发展之路。科技赋能艺术的时代,艺术与技术结合的电视艺术,正在不断迭代更新。非遗的活化除了有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能力,还要提升主动拥抱新技术、新业态的觉悟。VR、AR的数字互动改变了文化的体验方式,品牌推广正在转向元宇宙营销并创造价值。后疫情时代,对非遗的活态传承,紧抓“文化+科技”发展趋势,通过“非遗+文创+科技”的整合,构建出一条可以保持视觉、听觉传达的文化链,让非遗在乡村振兴中大放异彩。

孔国庆

(作者单位: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铜陵学院基地。本文系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SK2021ZD0085]研究成果)

    相关新闻
锻造绿色发展长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