蜿蜒的盘山公路、色彩斑斓的山坡与多彩的农田相互辉映,美不胜收。4月9日下午,淮北市烈山区“龙脊天路”旅游风景道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体验。
“龙脊天路”,一条长约60公里的十八弯盘山公路,也被当地人称为“皖北川藏线”,不久前上榜第二批安徽省旅游风景道。
“一方面,烈山区的东大门打开了,能够吸引宿州、徐州的游客;另一方面,沿途各村庄的资源盘活了,可以大做农旅融合文章。”烈山区旅游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刘恒奎告诉记者,以前从国家4A级景区四季榴园的塔山路口,徒步至国家3A级景区龙脊山内海拔363米的馒顶山,大约需要1个小时,如今开车不到10分钟。
山路的打通,也打开了致富的大门。烈山区以“龙脊天路”为串联载体,科学规划布局景区,通过政府投资基础设施、招商引资游乐设施和跨村联营、托管运营等方式,开发各类游乐项目。
记者沿途看到,“龙脊天路”配套建设的观景平台、观景亭、生态停车场、旅游驿站等服务设施齐全,山路把中国石榴博物馆、明清石榴园等景观串联起来,四季亲子乐园、高空秋千、高空滑索、云端露营等10个游乐项目沿山路均匀分布,增强了对游客的吸引力。
美丽的风光吸引了大量游客,也带旺了当地优质农副产品销售。
塔山村村民赵慧在中国石榴博物馆门口开了一个小卖部。她告诉记者,村里百余户村民一年四季在景区道路沿线卖瓜果、石榴汁、土鸡蛋、香油、蜂蜜等农副产品,这些土特产深受游客喜爱。
“平时接待量就不少,每到节假日更是满员,有些是提前预订,有些是路过光临,都是前来观光和研学的游客。”烈山区明清石榴园隐庐餐厅负责人邵景卫说,近年来,随着“龙脊天路”的火热,餐饮生意越来越好。
记者乘车沿“龙脊天路”驶入塔山路,路边随处可见农家乐饭店和草莓采摘园。今年51岁的村民宋良余种植了13亩大棚草莓。“草莓从去年11月上市,一直能销售到今年5月,大多数是沿途游客进园采摘,亩均收入2万元。”宋良余高兴地说。
“用绿水青山吸引人,用美食特产留住人。”刘恒奎说,2023年,通过发挥“龙脊天路”的辐射作用,四季榴园景区接待游客180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770余万元,带动周边餐饮零售收入3000万元。
(本报记者 吴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