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宁夏泾源县思源村:红色基因铺设坚实扶贫路

    “我们这个扶贫车间与其他县区的不一样,这位企业负责人精神可嘉,用他的话说,即使亏损也要干!”听罢宁夏泾源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冶宝军的一番话,记者心里直犯嘀咕,企业亏了还怎么扶贫呢?

    2020-07-27 10:07:29
  • 万山挡不住 蹚出脱贫路(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贵州毕节,五百里乌蒙腹地。 乌蒙山主峰韭菜坪就坐落在毕节市赫章县境内,山势连绵,令人兴叹,“连峰际天兮,飞鸟不通。游子怀乡兮,莫知西东。”但在如今的航拍镜头中,苍翠林间,路网延伸,车辆驰骋。

    2020-07-27 10:07:35
  • 电商赋能 乡村蝶变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长期以来,因大山阻隔、交通不便,在宁夏偏远地区,企业进村下乡送收快递量少价高,群众到乡或进城投取快递路远费时,造成农货出山受阻、网货下乡困难。“下行贵、上行难,双向不通”严重影响着这里群众的生产生活。

    2020-07-27 10:07:11
  • 贵阳大数据 惠民身边事(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为提高管理效率,养老服务中心的智能管理平台专设护工、老人、院长、子女等端口,在手机上下载APP,就能从不同层面实时掌握服务中心里的情况。”84岁的杜光华2014年入住养老服务中心,老人口中的“孩子们”,指的是中心的工作人员。2017年起,观山湖区养老服务中心借助大数据技术探索“智慧养老”。

    2020-07-26 11:42:53
  • 农家大院“种”出精神食粮

    这是固原市原州区一个不起眼的院子,与一般农家院不同的是,院子里时常传出悠扬的秦腔,还有精彩纷呈的皮影戏、刺绣作品、传统秦腔、眉胡剧等。记者还没走进梁云文化大院,秦腔的曲调已经传了出来。正在为乡亲们演唱秦腔选段的是邻村村民柏丽香。

    2020-07-26 11:42:23
  • 贵州发展经济注重保护生态靠绿水青山奔小康(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黎明村党支部书记王廷科很自豪,“这些年我们围绕赤水大瀑布发展旅游业,游客逐渐多了,村民们靠生态旅游富起来。”“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分拣、码放、称重、搬运、装车……走进位于汇川区的遵义农产品产销对接智慧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正忙着处理各色生鲜食品。”杨昌芹笑道,“当时给公司取名‘牵手’,就是希望大家靠着竹编手艺,手牵手一起奔小康。

    2020-07-26 11:41:29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贵州省威宁县迤那镇:矮了苹果树 宽了脱贫路

    李元忠告诉记者,去年利润分红得了2800多元,加上土地流转费以及夫妻俩的务工收入,一家收入8万多元,“吃穿不愁了,小康的日子已经过上了”。李元忠家有9亩多土地流转给了苹果基地,每年除了保底的土地流转费外,挂果后还有利润分红,夫妻俩平常在基地里务工,“一人每天可得80元,常年有活干”。”陈超告诉记者,迤那全镇目前栽种了2万亩苹果,仅在中海村就有6000亩,覆盖农户4056户、1.72万人,其中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656户、2952人,一年发放工资就超过600万元,真正实现了基地建在家门口,打工不用往外走。

    2020-07-26 11:41:04
  • 出棚进楼,安居不愁

    现在,850户原棚户区居民均搬进了新房。花戏楼办事处的棚户区改造,只是亳州市棚户区改造的一个缩影。经过测算,缑秉礼家还原了4套房子,除了他和老伴居住的60平方米的新房外,3个孩子也分到了新房,住的宽敞了,生活条件大大改善。

    2020-07-26 08:20:00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四川眉山果园村的“幸福密码”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2020-07-24 14:06:49
  • 古胜村逆袭记

    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素朴镇有个古胜村,这里曾经找不到一棵大树、一块水田,荒山秃岭、岩石裸露,人均年收入不足1500元,打光棍的人特别多,是出了名的“和尚坡”。

    2020-07-24 14:06:31
  • 遵义:脱贫到致富 内生动力从哪里来

    黔北多山,山高水长,千百万户人家,蛰伏于大山的褶皱之中。

    2020-07-24 14:05:34
  • 用生态之美引领发展之变(现场评论·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⑨)

    让绿水青山的自然财富转化为更多经济财富,延伸产业链、推进差异化发展是关键中的关键。

    2020-07-24 14:05:06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平塘:“223”东西部扶贫协作路径 助推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截至目前,通过对口帮扶产销对接平台,平塘县农产品销往白云区销售额达6411.38万元,带动贫困人口2508人受益。在抓消费扶贫工作中,两地通过搭建对口帮扶产销对接平台,将平塘优质农产品销往广州市场,助力平塘群众脱贫致富。广州白云——黔南平塘两地领导干部不同时间高频次的互访,不仅增加了两地干部扶贫协作的情谊,还成为了两地对口帮扶、山海同心谋发展的重要佐证,助推对口帮扶工作不断取得实效。

    2020-07-23 00:05:27
  • 让乡亲收获更多幸福感(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要过好小康生活,就必须做好“转型”这篇大文章,吃“旅游饭”就是村里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无职党员感觉到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了,村里的党群关系也变得越来越亲密,村里发展的后劲也越来越足了。当村支书这么些年,我有时觉得自己像个“中介”,要花很大力气“推销”村里的中年人就业。

    2020-07-22 19:03:52
  • 脱贫不返贫 要靠志和勤(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2017年,海南省继续给予脱贫户扶贫政策支持,朱兴旺领到了4800元的产业帮扶资金,用这笔钱买下两只黑山羊。2017年,龙楼镇成立黑山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养羊贫困户提供技术指导和销售平台。通过合作社提供的技术和信息,朱兴旺改良羊种,母羊的体格更大更壮了。

    2020-07-22 19:02:51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摆摆幸福乡村的新鲜事儿

    让村民喜洋洋的“喜羊羊”是什么?光种粮也能增收奔小康?北大清华的“学霸”来小山村干啥?

    2020-07-22 15:07:04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丨生态旅游、特色民宿……博后村这样走上了小康路

    今天(20日),《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系列报道将带您来到海南省三亚市博后村。

    2020-07-21 17:23:41
  • 绿色发展 动能更足(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盛夏时节,巴山蜀水间,蓝天白云下,江河渠堰纵横交错,各类水鸟翩翩起舞;湿地公园花团锦簇,城市绿道绵延贯通;田间地头,稻浪翻滚、瓜果飘香……大自然呈现的缤纷色彩中,那一抹抹绿色格外令人心旷神怡。

    2020-07-21 10:07:42
  • 玉林路上的诗意与烟火

    倪家桥社区党委书记陈英介绍,院子自开园后,成功引入和培育了各大社会组织,为了实现资源共享,创意园鼓励社区企业、公益组织和个人向居民提供文化、教育等服务,打造社区生活共同体。体验中心设有城市森林读吧、奶奶名厨、黉门社区学院、艺术培训等社区生活服务项目,打造出社区居民可参与、可体验、可共享的社区空间。在玉林街道倪家桥社区,就有一个特殊的“院子”,它是玉林街道与成都小酒馆团队联合打造的一个融合创意园区,一改传统的党群服务中心模式,采取功能叠加、错时服务,将政务服务与文创产业、文化服务融合在同一空间。

    2020-07-21 10:07:00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丨生态旅游、特色民宿……博后村这样走上了小康路

    今天(20日),《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系列报道将带您来到海南省三亚市博后村。博后村是海南黎族聚居村庄,也是三亚市革命老区,临近亚龙湾国际旅游区。虽然守着金海岸,却过着穷日子。

    2020-07-21 10:05:08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丨曾经穷得只有石头如今成为富裕村 海南石头村变“形”记

    海南省海口市的施茶村,曾经以穷得只有石头而闻名。十八大以来,他们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彻底改变了过去贫穷落后的状态,成为富裕村。

    2020-07-19 19:41:36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广州永庆坊:“微改造”里的大幸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规划和建设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如今在广州,以永庆坊为代表的历史文化街区,在老城“微改造”的精雕细琢中,传承文明、延续文化,焕发出新时代的青春活力。

    2020-07-18 22:40:24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产业助力 贫困村变身“幸福村”

    位于粤北山区的连樟村曾经是省级贫困村,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连樟村考察时说:“乡亲们一天不脱贫,我就一天放不下心来。”牢记总书记的嘱托,连樟村民通过发展现代农业等手段,踏踏实实地奋斗,将昔日的贫困村打造成了面貌一新的“幸福村”。

    2020-07-18 10:26:01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海南儋州市新风村:拆除篱笆墙 齐心奔小康

    品黄皮、看古树、住民宿……7月11日,两辆旅游大巴带着近百位游客来到海南省儋州市大成镇新风村,享受美好周末时光。

    2020-07-18 10:2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