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评论
公共服务便利化仍需加快“破墙”
来源: 安徽新闻网 2018-10-23 09:15:04 责编: 武静

继身份证异地办理后,婚姻登记将是又一个可望实现异地办理的公共服务事项。

今年初,有全国政协委员提交推动婚姻登记工作创新,实现规范化、信息化、人性化发展的提案。近期,民政部答复,将进一步推动历史数据补录工作、推动部门间数据共享、完善全国婚姻登记信息数据库、推进公民身份信息核查和身份证号关联等工作,指导地方积极开展异地婚姻登记试点工作。

据统计,婚姻登记机关每年直接面对3000万左右的婚姻当事人,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流动人口。根据现行《婚姻登记条例》,他们必须到其中一方户籍所在地办理婚姻登记,付出的时间、经济成本不可小视。随着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发展和人口大范围流动,人们面临着与过去完全不同的“时”与“事”,应顺势而为,因势利导。若仍固守以行政地域为疆界的公共服务模式,无异于“画地为牢”。随着新技术在政务服务方面的广泛应用,身份证已实现异地办理,婚姻异地登记也具备一定客观基础,理应与时俱进,自我突破。如能实现异地婚姻登记,可以大大方便群众,免去来回奔波的烦恼,便民惠民。

此次民政部表示,与公安部就全国婚姻登记信息管理系统接入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护照号码婚姻登记信息的身份证号回填等问题达成一致意见,正在进行技术方案对接。这说明,技术本身不是大问题,关键是要有迈开步子先行先试的勇气。就异地婚姻登记来说,尤其要在信息共享上打破条块阻隔。目前全国婚姻登记信息化水平不高、全国婚姻登记信息数据库不完备、部门间信息共享共核还未完全畅通,影响异地登记的准确性,给改革带来一定障碍。但可以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先行先试,让部分人早受益,然后借鉴成熟经验,在全国推广。加快突破部门利益的障碍,实现跨部门、跨地区信息共享,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公共服务才能实现。一旦身份信息、婚姻信息和其它个人信息事项做到“网上通”,公共服务就无需再“劳烦”各式证明,让群众切实享受到技术进步带来的红利。

实际上,不仅异地婚姻登记,包括异地社保和医保等问题在内,主要障碍都在于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时至今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涉及到更多方面的利益调整,公共服务便利化仍需加快“破墙”,进一步打破信息壁垒。必须承认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身份证异地办理在实现前,也有着这样那样的阻力,但只要坚定方向,迈开步子,办法总比困难多。目前,民政部与公安部正就异地婚姻登记有关问题进行对接,前景值得期待,期待更多部门和机构勇于自我革命,打破信息壁垒、提升服务效率,让百姓少跑腿、信息多跑路,从根本上解决百姓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等问题。(项洋)

    相关新闻
“零容忍”还要“全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