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评论
期待“绿职青年”绿植般向阳成长
来源: 安徽日报 2022-09-27 14:45:12 责编: 武静

前段时间,人社部公示新修订的职业分类大典,对133个绿色职业进行标识。碳排放管理员、水生态修复师、建筑节能减排设计师……这些新涌现的绿色职业,表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映照我国绿色经济快速发展、转型升级步稳蹄疾。

欣欣向荣的绿色职业,正是广大青年的逐梦场。近年来,一批高含金量的绿色职业成为就业市场的“香饽饽”,青年人则是其中的主力军。据调查,绿色职业从业者中,“80后”“90后”人员超过90%。与上一代人相比,今天的“绿职青年”拥有更高的“绿色素养”,他们凭借科学视角、先进理念,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大显身手。无论从事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与美化工作,还是生产绿色新能源、改造传统产业,抑或研究废弃物回收利用、水循环技术,他们都把个人才能与国家发展相结合,将青春梦与中国梦相融合,在绿色产业中发光发热,实现人生价值。

开拓进取、勇担重任,“绿职青年”切实将理念化为行动。“绿职青年”成长年代,正是中国生态环境发生天翻地覆变化阶段。身处其中,他们更能意识到环保不是虚无缥缈的宏观议题,而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心怀理想,青年更愿以满腔热血、蓬勃精神投入到改变社会的实践中。媒体报道,北京建筑大学副教授俞天琦投身建筑节能减排事业,成为“从专业建筑设计师回归到热爱家园的‘地球人’”;深南电路公司碳排放管理员王宇,深感“工作的成就感真不是多少奖励能比的”。正因为深刻认同生态优先理念,认同工作价值,他们践行的脚步更加坚定、探索的精神更加不凡。越来越多青年选择绿色职业,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展开新思考、新尝试,推动“后浪”超“前浪”,促进社会不断进步。

脚踏实地、守正创新,“绿职青年”更需在实践中磨练本领。壮大绿色低碳产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为广大“绿职青年”搭建追梦圆梦的舞台,但做出成绩不能仅靠理想热情。当下,数字化与绿色职业融合日趋紧密,新版职业分类大典就标识了23个既是绿色职业又是数字职业的工作,“绿职青年”必须掌握更高专业技能方能堪当重任。更何况,每个新职业都有一片“无人区”,遇到的问题前所未有,没有现成经验照搬照抄,必须创新解决。“绿职青年”的机遇在此,挑战也在此。俞天琦从事建筑节能减排设计,在一次次设计创新路上,她学会在沟通交流中捕捉灵感火花,在难点痛点上用心思考,以创新创造取得多方共赢。脚踏实地、开拓视野、守正创新,不断提升专业素养、打牢专业功底,“绿职青年”才能立足自身岗位更好服务社会发展。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生态环境质量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专家预测,“十四五”时期我国需要“双碳”人才在55万至100万。绿色职业大有可为,“绿职青年”未来可期。但也应看到,“绿职青年”面临一些亟待破解的发展瓶颈。观念上,有人认为绿色职业听起来新潮,实际上又苦又累,并无多少发展前景。职业认定上,有些绿色职业从业标准和评价规范还有待健全,比如碳排放管理员缺乏全国统一的职业资格认证。技能培训上,仍缺乏完善的绿色职业人才培养和实践体系,培训机构鱼龙混杂,培训质量参差不齐。破解这些难题,需要职能部门走在前面,扫清“绿职青年”发展路障。积极引导规范绿色职业发展,帮助“绿职青年”提升技能和职业认同感,为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提供强大人才保障。

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所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落实“双碳”行动、推进美丽中国建设,青年一代肩负重任,期待更多“绿职青年”如绿植般向阳成长,根深叶茂、绿阴满地。

■ 刘 振


    相关新闻
“快递进村”,便民兴业新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