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民政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聚焦为民、便民、安民服务,打造一批安全健康、设施完善、管理有序的完整社区样板,尽快补齐社区服务设施短板,全力改善人居环境,努力做到居民有需求、社区有服务。
完整社区是指在居民适宜步行范围内有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健全的便民商业服务设施、完备的市政配套基础设施、充足的公共活动空间和健全的社区管理机制,且居民归属感、认同感较强的居住社区。据统计,我国居民约有75%的时间是在居住的社区中度过。随着生活水平提升,群众的需求清单越拉越长,品质要求越来越高。然而,一些社区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社区服务不健全、社区文化缺失等问题,与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有差距。打造完整社区,是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关键,也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
社区服务设施是发展社区服务的载体,要着力补齐服务设施短板,保障社区服务供给。摸清群众所思所盼,才能找准“痛点”、打通“堵点”。对新建社区,既要完善养老场所、幼儿园、社区卫生服务站、菜市场等设施建设,为居民日常生活提供便捷服务,也要注重提高生活品质,为居民提供健身、娱乐、文化、休闲等公共活动空间,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对既有社区,则要以社区现有资源为基础,通过补建、购置、置换、租赁、改造等方式补齐短板。比如,芜湖市镜湖区源丰小区盘活闲置空间资源,建立社区服务中心,在社区服务中心设置便民市场、养老托育等设施,为居民提供“一站式”社区服务。
完整社区既要打牢“硬件”基础,也要增强“软件”实力。面对居民各种诉求,仅靠政府包办难以满足,需要整合社会资源,提供专业化社区服务。合肥市亳州路街道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社区参与、老人得实惠”方案,引进专业化服务机构,以公益性为主、市场化为辅方式运营社区食堂,为辖区内老年人提供餐饮服务。合肥市蜀山区井岗镇十里庙社区采取公建民营方式,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普惠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既节约机构办园成本,也减轻了家长负担。通过政府购买等形式,创新社区服务运营机制,加快社区服务产业化进程,最终形成多类型、多层次、广覆盖的社区服务网络,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打造完整社区,不仅是功能和服务上的叠加,更是社区治理能力的提升。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这对社区治理提出更高要求。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引领作用,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社区治理优势。合肥市庐阳区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通过建立党群议事协商机制,推动民事民议、民事民管、民事民办,构建“家门口”治理服务体系。引导居民全程参与完整社区建设与管理,有利于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凝聚社区共识,使基层群众自治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推进完整社区建设,让幸福触手可及,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描绘出更加亮丽的民生新画卷。
■ 徐 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