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评论
尊重历史应是出版底线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3-05-16 09:22:35 责编: 武静

近日,小学生历史读物《写给孩子看的中国史》出现事实性错误,该图书使用的“丁汝昌投降图”引起广泛关注与质疑。该书出版方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回应称,停止该图书线上线下销售,全面收回销毁,同时举一反三开展自查整改,并将依规依纪对相关责任人严肃处理。

“决不弃报国大义,今唯一死以尽臣职。”在甲午中日海战中,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拒绝日本诱降、宁死不屈、悲壮殉国的壮举,受世人敬仰。把爱国将领丑化为弯腰作揖的“汉奸叛徒”,不仅是对史实的背叛、对真相的歪曲,更严重伤害了民族感情。《写给孩子看的中国史》出现事实性错误,不仅媒体跟进报道、丁汝昌后人表达愤怒,不少家长也在朋友圈发声谴责。

儿童读物出现事实错误、价值导向错误,已不是首次。去年,小学教材问题插画事件曾引发轩然大波,产生极大负面影响。孩子就像一张白纸,看什么样的书某种程度上决定孩子的人生底色,优质童书滋养心灵,劣质童书误导人生。对童书里的一幅插图、一段注释较真,并非小题大做、上纲上线,而是事关教育导向与思想引领,事关孩子健康成长,更关系到社会、民族、国家的进步和发展。

近年来,随着童书销量增长,出版机构纷纷涌入,市场上童书眼花缭乱、良莠不齐。所谓“萝卜快了不洗泥”,不少出版社盯着眼前利益,对质量管理不上心,只想靠着精美装帧吸引读者,无视内容错误百出。尤其是插图地图等非文字部分,在出版环节和质量把关中常被忽视。童书出现“丁汝昌投降图”,表面上看是编辑专业素养欠缺,对图片资料的考证使用不严谨,错误引用日本画师画作。但实际上,如此明显歪曲历史、颠倒黑白的插图,竟能直接用到小学生读物中,说明图书质量管理缺位、相关审核形同虚设。“有毒”童书不能光靠事后追究,若不从源头完善机制、把好关口,就难以杜绝此类事件。

更深层次的问题是,有的出版从业者对历史缺乏敬畏。事关价值观、历史观塑造的儿童出版物,编撰时本该严之又严、万分谨慎,却屡屡出现错误,暴露出一些编者不懂历史,或是对历史缺乏客观、正确的认知。若是受人指使、明知故犯、另有所图,不动声色歪曲史实,故意植入错误历史观,潜移默化影响孩子,更是社会难以承受之痛,亟需进一步调查问责。这也给出版行业敲响了警钟,编辑、校对、审核等各个环节不仅不可缺位,不让无意失误或有意错误钻空子,还要坚守历史真实的底线和原则,守好意识形态阵地,决不能让历史虚无主义的沉渣误导孩子。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甲午战争虽已远去,但民族伤痛犹存,英雄壮举不该被遗忘。尊重历史、以史为鉴,承载着教育职责的儿童读物一字千钧,容不得马虎。对问题图书下架停止销售并非终点,各方都应摆正态度、负起责任、坚守底线,把好童书出版质量关,广泛普及历史知识,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精神食粮。

■ 韩小乔

    相关新闻
以品牌力量提升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