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评论
“买不到柜台”彰显助老温情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3-05-23 09:23:41 责编: 武静

据《北京日报》报道,最近该市一小区物业为老年人开设“买不到柜台”,专门代买一些老年人习惯用却很难在实体店买到、带有一定“老年特色”的“小众商品”。在这里,各类适老用品琳琅满目、价格实惠,受到老人欢迎。

篦子、酒提篓、门鼻子、暖瓶塞、松紧带……随着时代发展,这些过去常见的日用杂物,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和视野。但对很多老年人来说,他们在漫长岁月中养成的生活习惯和使用习惯不易改变。按说当今社会,商品丰富,很难说什么东西是买不到的。老年人之所以买不到所需物品,一方面是因物品单价低、需求少、周转慢,实体店不愿意卖,另一方面因不少老年人不会网购,无法从电商渠道购买。买不到想要的东西,不仅让老年人没有可用的顺手之物,更给老年生活带来隐形的心理压力,让不少老年人产生“跟不上时代步伐”的伤感。

在这种情况下,小区物业倾听、重视老年人实际需求,设立“买不到柜台”,显得格外温馨。柜台方寸之地,商品琳琅满目,十分适老称手,价格也算公道,增加了老年人的幸福感,自然受到欢迎。“买不到柜台”展现小区物业为老服务的意愿与能力,既是以贴心服务补足市场短板,有效化解“银发一族”购物痛点,更是用实际行动满足老年人的心愿,展现了尊老助老爱老的善意和诚意。柜台虽小却用心良苦,社会在进步,关爱要升级,老年人的点滴需求都应得到回应。

“买不到柜台”受欢迎,提醒我们要看到老年群体的需求痛点。老年人有较强的个性化需求,对商品价格也较在意,对此不能仅仅以“落伍”进行评判。市场选择固然讲究商业逻辑,但针对“无形之手”的缺位,相关方面不妨积极补位。比如,联合街道、物业等相关单位整合资源,将方便购物纳入养老服务整体统筹;鼓励更多社会组织加入探索共赢之道等。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开动脑筋,积累更多可复制的经验,就能为老年人解决更多小事、难事。

随着“银发潮”来临,越来越多的适老化改造不断涌现。我省近年来不断推出关爱老人的各项举措,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医养康养市场服务建设、家庭成员照护技能培训、敬老爱老法律援助服务“套餐”、老年心理关爱行动等,特别是十项暖民心行动,包括“老年助餐服务行动”“老有所学行动”两大项目,社会助老爱老敬老氛围愈加浓厚。瞄准痛点,替老人想、为老人办,消弭老年群体与社会间“鸿沟”,让老年人生活更加美好。

■ 丰 静

    相关新闻
推行“妈妈岗”应兼顾“三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