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评论
有一种浪漫叫“择一事 终一生”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3-07-18 08:43:59 责编:

近日,“敦煌女儿”樊锦诗继捐资1000万元支持敦煌学研究后,再次捐资1000万元用于敦煌文物事业和急需人才培养,引发社会关注。而以她名字命名的小行星“樊锦诗星”,正在宇宙星河闪耀。

有多少人能一生只做一件事?从考古系毕业到敦煌工作至今,整整六十年,樊锦诗走遍了莫高窟的每一个洞窟,看遍了每一幅壁画、每一尊彩塑,以赤子之心守护中华文脉。为了不让怀抱琵琶的飞天和斑斓的佛国世界逐渐消亡,她推动敦煌研究院在文物界首先开始壁画数字化试验。在轰轰烈烈的旅游开发大潮中,她顶住压力,毫不退缩地抗争,让莫高窟免于被过度开发。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到四处奔走招揽人才,她用驻足坚守,见证了敦煌文物事业不凡发展历程,也生动诠释了“择一事,终一生”的浪漫。

一洞画,一腔爱,热爱可抵岁月漫长。选择偏远荒凉的敦煌、与漫漫黄沙相伴,樊锦诗不是没有过犹豫。在敦煌实习时她发现当地生活艰苦、水土不服,但作为一名考古专业学生,那些美丽的壁画和造像让她念念不忘。“我白天想敦煌,晚上梦敦煌。只要一息尚存,就要为敦煌努力。”樊锦诗以满腔热爱奔赴理想,无畏风雨满途,甘于青灯黄卷。因热爱而坚守的奋斗故事,必定成就因热爱而生辉的精彩人生。非遗匠人把热爱注入传统技艺中,让“国风”魅力席卷全球;“新农人”把对农业的热爱写在田间地头,投身乡村振兴的发展大潮;“大国工匠”用热爱攻克技术难关,推动中国制造做优做强。

热爱背后,还有那份“国家需要什么,就干什么的”家国情怀。敦煌是国家宝藏、世界瑰宝,文物价值绝非金钱可以衡量,历史传承保护也不可计较回报。若是没有无私无畏的使命自觉,又如何能无怨无悔奉献青春。“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排除万难回到祖国怀抱;张桂梅扎根贫困地区,呕心沥血帮助山区女孩圆梦大学……一代代人将个体价值的实现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结在一起,为家国情怀写下了最生动的注脚。

可能在一些人眼里,樊锦诗“傻里傻气”,但是理解的人自会懂得,她是幸福且幸运的,能融炽热的家国情怀与浓烈的兴趣爱好于一体,忠于挚爱的事业,找到心之归处,无所悔亦无所惧。每当困惑彷徨时,我们不妨抬头仰望苍穹,让“樊锦诗星”的光落入眼眸,校准人生价值坐标,点亮执着坚守的精神力量。

■ 韩小乔

    相关新闻
在弘扬淠史杭精神中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