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文化
别被“知识胶囊” 惯坏了阅读胃口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1-06-15 15:39:37 责编: 徐文娟

对于热爱阅读的人来说,现今的阅读环境实在是太便利。想读什么书、想要怎么读,皆可自由选择。除了传统纸质书,只要读者乐意,还有大量资源供作读图、听书、看视频等。其中,一些对于经典作品的浓缩式解读在当下非常流行,三分钟解读一部电影、五分钟讲完一本名著……各种各样的“知识胶囊”随手可得。

对于此类“知识胶囊”,有的人嗤之以鼻、敬而远之,可也有人甘之若怡、欲罢不能。究竟应该如何看待“知识胶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不可否认,品尝“知识胶囊”有其积极的一面。毕竟,现代人工作生活繁忙,时间精力日益成为稀缺品,很多人想要阅读,但常常力不从心。这种情况下,适时来一粒“知识胶囊”,倒也算不得什么坏事。毕竟,它省时省力,有助于利用碎片化时间,最高效汲取书籍营养。

还有一种情况,有些人尽管习惯于传统的沉浸式阅读方式,自身也有很强的阅读定力,然而有些时候,鉴于阅读内容超出了其思想认知范围,需要向外界寻求相应的阅读指导。抑或,自己读罢之后还想了解一下其他人的观点,因此通过寻求高品质的“知识胶囊”补充、平衡知识养分,的确有其积极意义。

凡事皆需有度。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是,有些人过分迷恋“知识胶囊”,一方面把“知识胶囊”当作自己的阅读正餐,遇到想要了解的真知识领域,第一反应便是找寻相应的“知识胶囊”,期待阅读速成,习惯于走阅读捷径;另一方面,对“知识胶囊”深信不疑,缺少自己的思考和思想,甚至错认为服用“知识胶囊”后获得的那点儿认知,便是自己思考的结果。

一个人对于“知识胶囊”若是依赖到如此程度,恐怕会适得其反。它很大程度上会惯坏一个人阅读的胃口,使之思考力、想像力在持久的驯化之后,丧失应有的活力与野性。更糟糕的是,有的人因此养成了一种从“知识胶囊”中寻找标准答案的思维惯性,原本丰富的文本一次次被整成扁平化的误读。对于一些人对于“知识胶囊”的过度迷恋,哈佛大学伯克曼互联网与社会中心研究员戴维·温伯格博士认为:“似乎只要服用了就掌控了知识,等着被喂养并不是一种获取知识的好方法,真正的求知之旅必然包含提问,包含挑战,而不是将知识视为关于世界无可置疑的真理。知识永远承诺开放,而非封闭。”

“知识胶囊”面前,读者应保持应有的理性。时间、精力不充足的条件下想要快速了解某个领域的知识,或是想要补充、延展自我思考的深度与广度时,选择一、两粒优质“知识胶囊”为我所用,未尝不可。只是,无论如何不能本末倒置,不能把“知识胶囊”当作自己日常阅读的主体乃至全部。

必须指出的是,碎片化阅读时代,读者很有必要努力练就处理信息的能力。只有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不断提升了,对于“知识胶囊”的用法、用量,也自然能有较好的把控。(周慧虹

    相关新闻
唯独石榴花欲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