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文化
合肥七件“镇馆之宝”唤醒城市记忆 见证城市历史 保护文化根脉
来源: 江淮晨报 2021-11-29 09:03:24 责编: 徐文娟

很多人有这样的体会:一个地方或者一座城市,最有“味道”的是它过去岁月留下的痕迹。一砖一瓦、一墙一柱,静静地诉说时光的故事,让人在沉静中深思。

合肥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素有“三国旧地,包公故里,淮军摇篮”之称。兼具皖北中原文化豪迈和皖南皖江文化精明特点的合肥文化,自古以来,中原文化、楚文化、吴越文化和巢湖文化在合肥大地交融辉映,历数千年积淀传承,形成了独具特色、璀璨夺目的地域文化。

近年来,合肥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越来越重视文物保护。今年10月,合肥市文物管理处组织举办的合肥市国有收藏单位“镇馆之宝”评选活动圆满落下帷幕。本次评选活动,合肥市计有7家国有文物收藏单位共报送参选文物21件(套),最终,七件藏品被评为合肥市国有文物收藏单位“镇馆之宝”。

文物唤醒城市记忆

看见多远的过去,才可能预见多远的未来。保护历史文物不单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每个中华儿女对传统文化饱含深厚感情的具体体现。从评选出的七件“镇馆之宝”来看,文物只稍显示朴实的一面,就足以惊艳世人。

“文物承载着灿烂的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资源,要加强文物的保护利用与传承。这次评选出的文物,其中有六件都是在当地出土,在时代上,跨越合肥市三千多年的文明;在空间上,涵盖合肥市及各县共同创造的悠久灿烂的文化;在类型上,共涉及陶瓷、玉器、青铜器、书画和杂项共五大类。想通过镇馆之宝评选这个活动,搭建起公众和文化遗产之间的桥梁,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合肥的历史,增进公众的文化认同,提高全民的文物保护意识和自觉行动。”合肥市文物管理处保管部主任束婷婷介绍。

本次评选从文物的历史、艺术价值,地域文化、工艺水平、学术价值等多方面综合评估。七件藏品被评为合肥市国有文物收藏单位“镇馆之宝”分别是:北宋黄山张处厚制墨(合肥市文物管理处藏)、李鸿章致陈湜信札(李鸿章故居陈列馆藏)、战国朱雀衔环踏虎玉樽(巢湖市博物馆藏)、清“天聪通宝”等一组3枚金币(肥东县博物馆藏)、商“父丁”四乳兽面蕉叶纹青铜觚(肥西县文物管理所藏)、唐寿州窑黑釉贴花瓷枕(长丰县文物管理所藏)和汉羽人铜博山炉(庐江县文物管理所藏)。

如今完好保存于博物馆中的每件文物,每个角度似乎都有古人曾经伫立观察过。静静摆在那里的它们,是精美展品,也是带我们穿越时空的历史见证者。

是酒器,更是礼器:商“父丁”四乳兽面蕉叶纹青铜觚

“父丁”四乳兽面蕉叶纹青铜觚是1985年合安公路拓宽建设时在肥西县上派镇派河南岸取土发现,该处是一处商周时期聚落遗址,此青铜觚经省文物鉴定站鉴定为商周晚期青铜器,是国家一级文物。

青铜觚,通高15.2厘米、口径10.8厘米、长身细处4.5厘米、足径8.1厘米,重525克。为喇叭口,长颈,圆鼓腹,高圈足,颈饰四片蕉叶纹,腹饰两对称兽面纹,竖置一对扉牙,圈足上部饰三道凸弦纹,下部皆用云雷地纹上饰鸟纹。圈足内壁阴刻“虎子”族徽和“父子”铭文。

除“父丁”四乳兽面蕉叶纹青铜觚以外,同时出土的还有2件“父丁”青铜觚和2件“父丁”青铜爵。父丁(名竹猷,孤竹国第七任国君),担任商朝的贞人和司卜,官至亚官。这4件青铜器,应为礼器。青铜觚、青铜爵均为酒器,在商周时代,酒器作为权力与地位的象征,是这一时期最为举足轻重的礼器大类之一,其纹饰铸造之精美,彰显着青铜盛世的辉煌。

既精美,又完整:战国朱雀衔环踏虎玉樽

“玉容器是比较少见的,像我们馆里的这些玉器纹饰各不相同的就更少了。这次活动选上的朱雀衔环踏虎玉樽也是制作非常精美,且保存很完整。很多顶级玉器专家看到它都是叹为观止,爱不释手。”巢湖市博物馆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朱雀衔环踏虎玉樽出土于北头山汉墓一号墓的一个墓室里,此墓规格不大,但是出土的东西都是王侯级的,具有很大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朱雀衔环踏虎玉樽口径8厘米、通高13.6厘米。无盖。青白玉,局部沁有灰褐色斑点。器作筒状,直口,平沿,三矮足。整个器表采用浅浮雕、高浮雕、透雕、线刻等多种技法刻琢纹饰。一侧透雕一朱雀站立于一螭虎身上,朱雀昂首,口衔索状环,双目圆睁,形象凶猛,两翅作欲飞状,双足直立,爪部抓在螭虎的腰背部,长尾歧一分为二,尾羽内卷形成两个方形挂棱;螭虎作行走状,头侧昂,张口露齿,四足趴伏在器壁上,长尾呈索状曲卷。与之相对的另一侧透雕一熊,以熊身作环状錾手。头顶鬃毛上卷,两只前足一足上举抓住鬃毛,一足抱于腹部,两后足一直伸一后屈,长尾亦向内卷起。口沿下、腹中部和近底部分别雕琢三周带状纹。上部为变形兽面纹,中部饰卧蚕纹,近底部刻三只站立的长尾鸟纹。朱雀、熊和纹带的间空雕镂勾连卧蚕纹。三矮足面如牛头形,顶部饰火焰纹,两角尖向内卷,圆睁双目,短鼻。外底纹饰均为线刻,中间为一圈卷云纹,边缘饰菱形纹和三角纹。

全省仅此一件,尤为珍贵:唐寿州窑黑釉贴花瓷枕

此次入选的唐寿州窑黑釉贴花瓷枕,由长丰县文物管理所收藏。作为唐代六大名窑之一的寿州窑,以生产黄釉瓷器而著称。但该窑唐代瓷器产品中,也有部分黑釉产品,多为素面,使用贴木叶纹装饰的,全省文物收藏单位仅见此一件,尤显珍贵。

寿州窑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大通区上窑镇,该地在唐代归寿州所辖,故称寿州窑。寿州窑始烧于南朝陈,其前身隋代淮南窑的产品为青釉瓷器,至盛唐时,寿州窑始烧黄釉瓷器,并兼烧黑釉瓷,产品主要有执壶、碗、杯、盆、钵、罐、枕等,有时还烧制一些玩具。在盛唐时期制瓷工艺“南青北白”的总体风尚下,地处淮河流域的寿州窑黄釉瓷器开始以其黄釉瓷的独特风格闻名于世,唐人陆羽在其所著《茶经》一书中,就有“寿州瓷黄”的记载。1960年,安徽省博物馆在淮南市大通区上窑镇延绵长达80余公里的窑河、高塘湖沿岸及田家庵区的三座窑、费邪孜、李嘴孜一带发现该窑遗址,出土碗、壶、盏、盘、罐、注子、枕等众多瓷器,寿州窑开始逐渐为世人所重视、关注。

唐寿州窑黑釉贴花瓷枕,长13.6厘米、宽11.1厘米、高7.6厘米。为腰圆形,枕面大于底部。枕面略凹,双侧微翘,四壁向下斜收,底略凸,有圆形气孔。左侧及后侧面各有一树叶形贴花纹饰。枕面及四周侧面满施黑釉,色均匀而质润滑。底无釉露灰白胎,胎质细腻。

寿州窑瓷枕使用的瓷土土质一般含砂大,颗粒粗。为了烧制出精美的瓷枕,会使用较细的瓷土或陶土,用水调和成泥状涂在瓷胎上,作为化妆土护胎,厚度一般为0.1~0.5毫米,抹过化妆土后,瓷枕会先烧成素器,再施釉二次烧。瓷枕使用瓷片粘合箱体构造,再用手粘合在一起,非常费时、费工。瓷枕底部的小孔,是为了便于烧制时内部热气溢出,减少瓷枕变形。

羽人捧炉,增加“仙气”:汉羽人铜博山炉

汉羽人铜博山炉,1988年出土于庐江县白湖镇裴岗社区(原裴岗乡罗岗村)。通高26厘米,底径12厘米,腹径11.5厘米。现于庐江县文物管理所收藏。

炉盖镂空,作山峰形,与炉身子母口相接,炉座饰卷云纹,上为一羽人托炉。羽人,顾名思义身长羽毛或披羽毛外衣能飞翔的人,最早出现在《山海经》中,也称“羽民”。羽人因身有羽翼能飞,与不死同义,用羽人捧炉,增加此炉的“仙气”,渴望跨越死亡。此炉保存完整,构思新颖独特,是汉代博山炉中的上乘之作。

博山炉专指仙山造型的熏炉,是自春秋战国以来,持续发展的香薰文化与当时社会普遍流行升仙信仰相结合的产物。西汉时期,封建帝王为求长生不老之术,大都信奉方士神仙传说,道家传说东方海上有仙山,名曰“博山”。武帝即遣人专门模拟传说中博山的景象制作了一类造型特殊的香炉——博山炉,于炉中焚香,轻烟飘出,缭绕炉体,自然造成群山朦胧、众兽浮动的效果,仿佛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博山”,博山炉在汉代广为流行。

极珍贵,难保存:北宋黄山张处厚制墨

1988年,有两位中学生向合肥市文物管理处报告,位于青年路东侧一公里的郊区城南乡五里冲村庄中部,有村民在其房屋后院挖鱼池时,发现了一座古墓葬。经合肥市文物处对该墓葬勘察并及时开展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发现此墓葬为北宋夫妻合葬墓,通过出土的墓志,考证后得知,墓主人是宋太师舒国公孙马绍庭与大丞相文穆公孙吕氏。

而“北宋黄山张处厚制墨”正是在此墓中发现的,长25厘米、宽5厘米、厚1.4厘米,重109.6克。这是目前国内现存尺寸最大、最完整的宋代松烟墨。此墨色浓黑、无光泽,松烟制墨,长梭形、两端呈圭角状,墨正面有内凹线框,内残存模印阳文篆书的墨家名款“歙州黄山张谷……”六字,后半部字迹模糊。据宋・李孝美著《墨谱法式》、元・陆友著《墨史》记载并考证,模印全文应为“歙州黄山张谷男处厚墨”。该墨的出土为中国制墨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蔡襄谓,世间以李廷珪墨为第一,张遇墨为第二。张谷制墨得李氏(李廷珪)法,而世不多有。张处厚在黄山起灶取煤制墨为世业,其用远烟、鱼胶。祖孙三代制墨之精,在宋代声名远播,元人著《墨史》将三位墨工收录其中流传至今。

松烟墨是我国人工制墨史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出现年代较早,三国时曹植的乐府诗中就有松烟墨的记载:“墨出青松烟,笔出狡兔翰”。松烟墨是用松木不完全燃烧后取得的烟炱(tái)作原料,再配比以其他成分所制成的具有一定形制的墨锭。松烟是制墨的重要原料之一,“松”是松科植物的总称,制墨流程为采松、造窑、发火、取煤、和制、入灰、出灰、磨试。北宋晁贯之《墨经》曰:“宣、歙诸山,皆产松之所。”“黄山、黟山、罗山之松,品惟上上。”张处厚墨款为“黄山”乃原料上品之宣传。松烟墨的发展过程,奠定了中国制墨工艺的基本框架。

“此锭出土的‘北宋黄山张处厚制墨’,是我国考古发掘与史料文献能够相互印证的墨锭,宋代松烟墨的标准器。出土于有确切纪年的北宋政和8年(公元1118年)马绍庭夫妻合葬墓,被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定为全国仅见的国宝。当年此件文物出土后,我处立刻找文保专家对其进行脱水、修复保护。目前此墨已妥善存放在恒温恒湿的文物库房内,合理的温度与湿度,避免环境变化对其的影响。”合肥市文物管理处保管部主任束婷婷介绍。

古物今看:李鸿章致陈湜信札与清“天聪通宝”等一组三枚金币

此次评选,李鸿章故居陈列馆珍藏的李鸿章致湘军名将陈湜的亲笔手札以及肥东县博物馆收藏的清“天聪通宝”等一组三枚金币一同荣获“镇馆之宝”称号。

据李鸿章故居陈列馆工作人员介绍,李鸿章致湘军名将陈湜的信札,于2006年从苏州一位李姓老人手中征集。据介绍,当时的这件李鸿章的手札是散页,不利保存。李鸿章故居陈列馆专门聘请了装裱大师进行装裱,保存在恒温恒湿的文物库房。基于预防性保护的原则,近年来还专门订购了无酸纸装具进行隔离保存。

李鸿章酷爱书法,初学唐人楷书,对颜真卿的书法情有独钟。后又受到宋代四大书法家之首——苏轼的影响。李鸿章致陈湜的亲笔信札,宽12厘米,高23厘米,可见其学苏轼的明显特点,笔法谨严,牵丝映带,儒雅风流,是其手扎作品中难得的珍品。

1958年夏,安徽肥东县店埠镇西修路时发现一座墓葬,墓葬随后出土大量随葬品,在县文管所收藏的少量随葬品中,有三枚金钱、六枚银钱。如今,它们安稳地“住在”肥东县博物馆。此次入选的三枚金币分别为天聪通宝、乾隆通宝和嘉庆通宝,出土于安徽省肥东县店埠镇一座清代墓葬。直径2.5-2.6厘米,穿0.4-0.5厘米,厚0.1厘米;重6.85-6.86克。

天聪通宝,面阳文楷书“天聪通宝”,以细密乳钉为地;背阴刻满文“宝泉”。乾隆通宝,面阳文楷书“乾隆通宝”,背穿左右阳文满文“宝泉”,穿上下有两方汉文戳记、上为“景福”,下为“足赤”;面背皆以细密乳钉为地。嘉庆通宝,面阳文楷书“嘉庆通宝”,以细密乳钉为地,背阴刻满文“宝泉”。

三枚金币出土之墓,经考证《李氏宗族家谱》,为李鸿章侧室夫人莫氏之墓。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刘畅 见习记者 庄文倩

    相关新闻
楼下的银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