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思想周刊
给小区监控立个规矩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4-01-09 07:31:57 责编: 徐文娟

1月6日,广州一黑衣男子凌晨用“卡片”逐户试锁开门,成功进入一户。通过调取小区监控,公安机关目前已确定嫌疑人身份,正在实施抓捕。

幸亏有监控!

但不得不说,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小区监控平日里看似无处不在,给人以满满的安全感,但在需要的时候,小区监控却总是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沦为摆设。

毋庸讳言,小区监控的很多问题都是因为钱引起的。

安装需要花钱、维护需要花钱、更新同样需要花钱。钱从哪里来,成为摆在物业公司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

如果从物业公司的收入中支付,难免会令物业公司“肉疼”;如果动用维修资金,不仅需要征求业主意见,也注定会经历一个繁琐的过程。

与此同时,按照法律规定,收集个人信息不仅应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而且应坚持“谁处理谁负责”。换句话说,既然小区监控由物业公司实施管理,物业公司就必须为其中收集的个人信息负责。

这无疑戳中了不少物业公司的“痛点”:监控探头无死角覆盖整个小区,固然意味着管理效率的提升,但同时也意味着个人信息的保存和处理难度大大增加。倘若因此出现纰漏,物业公司岂非“惹火上身”?

基于此,不难理解某些物业公司对小区监控的懈怠——如果积极维护就意味着“自找麻烦”,物业公司难免会对“带病上岗”的小区监控“选择性失明”。

诚如专家所言,小区监控问题的关键,在于物业公司是否愿意去做。但需要明确的是,在某些时候,小区监控不只是物业公司愿不愿做的问题,而是必须做好、如何做好的问题。

关于小区监控,公众普遍认为,这是物业公司为业主提供的一种“附加服务”。实际上,这里面存在一个很大的误区——小区监控固然为业主提供了一定便利,但物业公司从中获益更多。

尽管现行法律对小区监控没有明确规定,但依据《物业管理条例》的规定,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协助做好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安全防范工作。

对于物业公司来说,为小区提供安全保障,是一种基本的责任和义务,这也是业主花钱购买的主要服务内容。明确了这个前提,再来看小区监控问题,自然也就更加一目了然——小区监控实际上减轻了物业公司的管理难度和运行成本,他们有什么理由不把这件事做好呢?

以此来看,“带病上岗”甚至徒有其表的小区监控,本身就是对业主的一种欺骗。一方面,营造了一种“有事请找我”的假象;另一方面,遇到问题暴露出“一问三不知”的尴尬。

当物业公司习惯性归咎于“维修资金不足”的时候,值得追问的是,作为小区的管理者和守护者,物业公司是否真正负起了责任?

实际上,对于小区监控,绝大多数人都存在一种矛盾心理:既希望小区监控能带来安全保障,又担心其侵犯个人隐私。

这样的担忧并不多余。就全国范围来看,物业公司人员滥用甚至泄漏业主个人信息的事件多有发生,由此引发的法律诉讼不时见诸报端。

如果说小区监控“监控”的是小区,小区监控本身也需要置于业主的“监控”之下。给小区监控立个规矩,才能确保其既不会成摆设,也不会“胡乱看”。

(赵志疆

    相关新闻
普通人一夜爆红的忧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