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要闻
机器人将成社区“服务生”
我省出台智慧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方案 2020年建成一批示范点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商报 2018-12-01 10:43:33 责编: 徐文娟

安徽商报讯(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媛媛)社区里为你服务的除了社工、物业工作人员等,还可能有各种各样的机器人;身体有点小毛病,坐家里就能接受远程会诊……《全省智慧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方案(2018-2020)》日前正式印发,到2020年,我省力争建成一批智慧社区示范点,初步形成省、市、县(市、区)、乡镇(街道)、社区五级互联互通的社区智慧治理和服务体系,基本实现社区智慧化。

智慧社区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方案提出,大力推进社区互联网设施建设,实施“宽带安徽”战略。到2020年,城市家庭宽带接入能力达到100兆比特/秒(Mbps),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力争达到50兆比特/秒(Mbps)。同时大力推进智慧社区硬件设施建设。未来将为社区配备数字化办公设施及配套服务设施,方便居民办事,充分运用智能语音技术,加大智能安保机器人、智能家居、视频监控、基于语音交互的自助服务机器人及远程健康医疗服务机器人等智能终端产品在智慧社区建设中的推广应用力度。

社区治理也将更智慧。方案提出,提升社区治理智能化水平,积极推行社区“全科社工”工作模式,逐步形成“开放式办公、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分工协同”的服务模式,打通居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智慧社区还将让老百姓享受更完善的服务。方案提出,完善社区服务综合信息系统,推进社区健康服务智能化。加强“健康社区”建设,运用智能健康设备终端、移动互联网等技术,逐步为社区居民建立数字化健康档案库,为社区居民提供远程咨询、疾病会诊及医疗康复等健康医疗服务。老年人未来不仅可能在社区享受到智慧养老设备、技术的便利,还可能住进“智慧养老院”。

按照计划,2018年年底前我省将确定10个社区开展省级智慧社区试点,各市结合实际选择2个以上社区开展智慧社区建设试点。2019年推进10个省级智慧社区试点和各市试点,并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2020年起,建成一批智慧社区示范点,制定我省智慧社区建设指导标准和评价体系,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智慧社区建设模式。


《直播联合国》丨这是一个让人掉泪的抗艾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