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城县地处大别山区,贫困人口安土重迁、小富即安思想较重,部分贫困户“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脱贫致富动力不足,成为脱贫路上的“绊脚石”。为了破除这个短板,舒城县通过广泛开展教育活动,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同时立足县情,利用电商产业、旅游业的优势,让贫困户有事做,有钱赚,趟出了一条脱贫路。
从“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
“扶贫政策好,大家要记牢。两不愁,三保障,有产业、有希望,我们的生活甘蔗甜……”近日,记者来到舒城县庐镇乡,文化广场上传来了节奏轻快、清脆响亮的竹板声,来自当地柳林村的村民张和玲把自己脱贫的经历编成了小曲儿唱了出来,一曲唱罢,台下的村民们都鼓起了掌。
今年50多岁的张和玲丈夫身有残疾,父母身体也不好。“2014年评上建档立卡贫困户之后,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通过易地移民搬迁政策,我们家从山坳子里的老房子搬到了新村里;我还到县里学习了养殖技术,养了80多头猪,一年能赚个四五万元呢!去年我就光荣脱贫了。参加宣讲团,就是要宣传党的好政策。”自小就喜欢吹拉弹唱的张和玲,为了鼓励更多的贫困户像她一样脱贫致富,把政府的扶贫政策和自己的脱贫经历编成了快板。
“我的情况也和张大姐差不多,老婆瘫在床上。这几年多亏了党的政策好,我家承包了一个鱼塘,扶贫干部三天两头来给我传授技术,还帮我找销路,我家今年也要脱贫了。张大姐的快板唱的可不就是咱们贫困户的脱贫路嘛,咱们靠自己站起来,硬气!”该镇关井村贫困户刘有可听完张和玲的快板,向记者竖起了大拇指。
“靠自己站起来”,这正是舒城县专注扶贫先扶志的目标。“我们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政策、励志、法纪、科技知识、文明礼仪等方面的教育,激发贫困户脱贫的内生动力。”舒城县扶贫办党组成员翟晓玲告诉记者。
扶贫,扶出和气、扶出自信、扶出志气。舒城县不少贫困群众从“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今年以来,舒城县组建23支宣讲队开展扶贫政策宣讲126场,多形式开展科技知识教育,培训贫困户4800人。全县有200多户贫困户主动申请脱贫。
从自产自销到电商进村
在百神庙镇郑圩村,村民张至军每天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滴滴滴!”快到中午,淘宝软件响了起来,“是买挂面的,冬天到了,农村手工挂面都上市了,最近卖得可好了。”张至军一边熟练地回答着客户的问题一边和记者唠了起来。就在几年前,张至军还孤身一人漂泊在苏州,因为右眼残疾,不好找到正规的工作,他只能找一些零工干干,一家三口人靠他一个人打工,收入微薄。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舒城县加大了对村级电子商务的投入,并大力支持贫困户从事电商事业。张至军也看到了机会,2016年他回到老家,在参加了县里组织的几次贫困户电商学习讲座之后,就开了一个淘宝网店。几年的摸爬滚打,他经营电商的技巧越来越熟练,店里挂上的商品也越来越丰富,周边乡镇的挂面、板栗、土鸡蛋、油茶油都是他家网店的热门产品。“以前农家产品大部分都是自产自销,走不出去,现在借助网店销路大开。今年‘双十一’,我的网店销售额也突破5万元了。今年我主动申请,脱贫了!”说起脱贫,张至军脸上挂起了笑容。
电子商务是舒城县一张亮眼的名片,在阿里研究院发布的“2017-2018年贫困县农产品电商50强”排行榜中,舒城县网络销售47亿元,位居全国第二,全省县级排名第一。“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贫困户也有了创业的机会。”舒城县商务局副局长周世来说。近年来,舒城县建设电子商务综合公共服务中心1个,特色舒城馆4个。21个乡镇分别建设1个电商物流服务中心。394个行政村和19个街道社区建设731个电子商务村级站点,8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实现全覆盖。为“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提供双向快捷通道。累计带动贫困人口就业3000余人,人均年增长1300元。
从好风景到好“钱”景
一山一湖、一泉一城,万佛山、万佛湖、汤池温泉、周瑜城古遗址,舒城境内拥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旅游发展加快了舒城县脱贫攻坚的步伐。
夜幕降临,万佛湖的游客渐渐散去。万佛湖镇独山村的贫困户刘春林收拾好位于万佛湖景区中心位置的扶贫超市,盘点当天的收入。在旅游业红火之前,种田和打零工是刘春林夫妻俩的收入来源,而在2002年丈夫患病之后,家里只剩下她一个劳动力,2014年她家被评为贫困户。随着万佛湖景区成功晋级5A级景区,刘春林的生活也有了转机。“2015年,镇里的扶贫干部找到我,问我想不想在景区里开个扶贫超市,我琢磨着开个超市既能赚钱又能照顾家里,当时就同意了。”刘春林说。依托着旅游业的兴旺,刘春林家的生活迅速好转,今年“五一”“十一”两个假期,刘春玲家的超市就入账3万余元。“今年我主动申请脱贫了,背靠大树好乘凉,有万佛湖作为‘靠山’,我对未来有信心。”如今的刘春林,不仅自己光荣脱贫,还时不时给其他贫困户支支招,分享分享“生意经”。
“万佛湖景区在申报5A级景区的过程中,对周边的摊位进行了整合,形成了60多家旅游扶贫超市,主动吸引周边的贫困户前来参与经营。”万佛湖管委会办公室主任胡自春告诉记者。
好风景自然带来好“钱”景,从今年起,舒城县每年安排不少于2000万元旅游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旅游整体形象宣传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依托全县7家A级景区、桃溪生态农业示范园、舒茶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园、转水湾香椿旅游观光基地、鹏翔农业生态园、过湾生态农业园以及全县蓬勃发展的乡村旅游点等各类乡村旅游新业态,通过增加就业岗位、种植养殖旅游农产品、加工销售旅游商品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增强“旅游+扶贫”脱贫攻坚率带作用。在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之下,舒城县今年有3591人顺利脱贫。
·记者手记·
革命战争年代,高敬亭将军率领新四军第四支队进驻舒城西南山区,创建了以舒城为中心的皖中抗日游击根据地。在新时期的脱贫攻坚战役中,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舒城县立足自身特色,脱贫攻坚路越走越畅。
扶贫先扶志,舒城县充分激发了贫困户脱贫的内生动力,再配合自身在电商和旅游领域的资源优势,让贫困户充分分享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今年全年,舒城县将脱贫10650户27165人,18个贫困村将全部出列,完成“户脱贫、村出列、县摘帽”的目标。(记者 袁野 通讯员 陈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