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要闻
江淮时评 | "捡回另一半农业"的启示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19-08-22 09:22:17 责编: 武静

胡 旭

立秋十天草木黄。眼下,秋收在即。干部包片看禁烧,天上卫星盯火点,农民心急误农时——秸秆一度是收获季节农村最突出的难题之一。近年来,我省大力培育以秸秆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基础的现代环保产业,逐步取得多赢成效。阜南县调查显示,当地农民将小麦玉米秸秆送到附近的集中收储点,每年亩均可增加100多元净收入。这“捡回来的另一半农业”,闯出一条农民增收新路,更带来如何破解事关群众切身利益“老大难”问题的多重启示。

为民服务解难题,是当前正在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重要目标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深深植根于思想中、具体落实到行动上,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的现实利益问题”。以农业废弃物处理为例,这道难题不仅点多面广,而且不时集中爆发。短期内“严看硬守”是应急之举,不能过了这一阵就“高高挂起”、下一季“重来一次”,必须找到根源、放眼全局、综合施策,努力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消除群众焦虑与烦恼,这才是为民服务上了心、尽了力。

类似这种长期困扰群众生产生活的“老大难”问题,有其特殊性、复杂性,但如果遇着矛盾绕弯走,不顾群众所思所盼、所苦所痛,只求应付当下,不求长远施策,这是缺少担当、逃避责任,“非不能也,实不为也”。要拿出直面问题与矛盾的勇气,出实招,闯新路,善作为,找到为民解急解难、切实维护群众利益的“长治之策”,让群众更加满意、对党委政府更加信任信赖。

为民服务解难题,既不能看到难题“绕着走”,也不能遇到难题“往下推”。党委政府职能部门既是作决策的“参谋助手”也是抓落实的“先头部队”,现在一些部门满足于当简单的“二传手”,只想当“监管者”“问责者”,对基层只会说“应当这样那样”,而不会指导基层“应该怎么做好”。基层固然承担着抓落实的“属地责任”,相关部门也须履行相应的主体责任,运用专业所长、行业优势和政策资源,为基层指方向、找办法、搭平台,与基层形成合力,共同解难题、疏堵点。以我省连续三届举办秸秆畜禽养殖物综合利用产业博览会为例,达成的很多项目已经落地,在解决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难题上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显然,谋思路、想办法、找出路,才是一些职能部门履职尽责的“正确打开方式”。

为民服务解难题,更需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动态找准问题症结,久久为功,善作善成。难题之“难”,突出表现就是在解决难题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新问题、新痛点,对此,不能以“配套不完全、条件不具备”等为借口左右推脱。还以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为例,目前仍是起步,必须咬定目标,培育完整产业链条。由此可见,为民解难题往往难以“毕其功于一役”,而是根本性的、长期性任务。执着探索、不断完善,才能为群众创造更大、更直接、更可持续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相关新闻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一个传统家电企业的精彩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