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要闻
蔡永祥:一心为公的人民卫士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19-08-30 09:11:08 责编: 徐文娟
蔡永祥


烟波万顷的巢湖之滨,肥东县长临河镇境内,有座风景秀丽的四顶山。四顶山麓的四顶社区,坐落着一座松柏环绕、灰砖黑瓦的建筑——蔡永祥纪念馆。

长临河镇四顶社区是烈士蔡永祥的故乡。53年前,作为守卫钱塘江大桥的部队战士,18岁的蔡永祥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为排除铁轨上的险情、避免车覆桥毁人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英雄事迹穿越半个多世纪、感动几代人。

危急关头 舍身护桥

江风呼啸,雾气弥漫。1966年10月10日凌晨,天刚刚下过一阵小雨,入伍不到一年的浙江省军区警备一营三连战士蔡永祥,身披雨衣、手握钢枪,站立在钱塘江大桥南端的哨位上,警惕地观察着周围情况。

凌晨2时34分,一辆列车隆隆驶来,进入了蔡永祥的视线。列车灯光照亮了前方铁道,蔡永祥突然发现离他40多米的铁轨上,横着一根大木头。这是由南昌开往北京的764次客车,车上满载乘客,如果不立即移除阻挡车道的大木头,火车就会出轨,大桥就会受损,乘客就会伤亡。

千钧一发之际,蔡永祥毫不犹豫地迎着列车,向大木头冲去。他用尽全力,终于抢在列车驶来前,将大木头移出了轨道。列车正常行驶,大桥未被冲撞,乘客转危为安,英雄却因此壮烈牺牲。

蔡永祥舍身护桥、冒险救人的事迹,很快传遍大江南北,感动无数干部群众。“当时,部队召开了万人追悼大会,大家一提起永祥都充满敬佩之情。”蔡永祥的哥哥蔡永龙回忆。原南京军区追认蔡永祥为中共正式党员、记一等功。原总政治部发出通知,号召全军和广大民兵向蔡永祥学习。《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号召全国人民向蔡永祥学习。

在蔡永祥服役和牺牲的杭州市,有关方面应广大群众和部队指战员的请求,在钱塘江畔的月轮山建立了蔡永祥烈士纪念馆,并塑像纪念。塑像再现了烈士牺牲的那一幕:“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幅标语前,蔡永祥手抱大木头,奋力跃起,目光坚毅地眺望前方——那里,是他舍命守护的钱塘江大桥。

坚守信念 公而忘私

生命最后的耀眼光芒,孕育于无数平凡的点点滴滴之中。在蔡永祥短短18年的人生中,有很多令人感动的闪光故事。

蔡永祥的父亲蔡宝馀、母亲张凤英早年在上海做工,蔡永祥幼年曾随父母在上海生活过一段时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当时就读于上海中山北路第三小学的蔡永祥,每天一放学就到离家不远的机器厂篱笆墙外捡拾煤渣,补贴家用。小学二年级时,蔡永祥加入了少先队。戴上鲜艳的红领巾,蔡永祥倍感光荣。凡是学校组织的义务劳动、爱国卫生等公益活动,他都踊跃参加。

10岁时,蔡永祥随父亲返回肥东家乡。由于家里兄弟众多、经济负担重,返乡不久,蔡永祥便离开学校,回到家中帮父亲养猪放牛做家务。随着年龄增长,蔡永祥又开始参加生产队里的劳动。“他那时岁数小,干活却很认真,无论是肩挑手抬,都有模有样。”肥东县蔡永祥纪念馆管理员蔡永鹏告诉记者,当时村里有位五保户,蔡永祥时常帮她挑水、干活。

先公后私、公而忘私的信念,在蔡永祥心中早早扎下了根。在家乡时,他当过民兵班长,每当有急难险重任务时,总是冲在前面。有两次民房、草堆失火,为了救火,蔡永祥棉衣被烧烂,身上被烧伤。夏季洪水来临,为堵塞塘坝漏水的缺口,他总是带头跳下去,丝毫不顾及自身安危。

优秀的品质、出众的表现,让蔡永祥如愿以偿应征入伍。1965年12月,他被批准参军。乡亲们专门召开欢送大会,并买了钢笔、笔记本送给蔡永祥,勉励这位优秀子弟建功立业、报效国家。

践行宗旨 助人为乐

成为一名革命战士,蔡永祥在兴奋的同时,更感到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他所在的部队,担负着守卫钱塘江大桥的任务。刚到连队报到,蔡永祥就在日记中写道:“我要把青春献给大桥、献给人民。”

政治上高标准、生活上低水平,是蔡永祥的自我要求。他总是严格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平日里,公差、内务卫生、站岗放哨,他事事抢在前头;战友的衣服、被单、鞋子脏了,他一声不响地洗好;连里伙房需要挑水、洗菜、做饭、喂猪,他主动伸手帮忙,被称为“半个炊事员”。

只要看到战友遇到困难,蔡永祥不上前帮助就过意不去。战友吴小春家里失火,他把省下的津贴费全部交给组织,请求支援小吴家。连队参加夏收夏种,烈日当头,战士李喜贵带的水喝光了,蔡永祥随手将自己的水壶递过去。吃中饭时,大家看到蔡永祥急匆匆到水桶旁大口大口喝水,才明白他口干如火烧,却省下水给别人喝。

对人民群众,蔡永祥总是怀着一颗火热的心。有次,他从医院看病回部队,在车站等车时,见到一位老大娘要去六和塔,但没有钱买车票。蔡永祥立即将自己仅有的两角钱给了老大娘。老大娘感激地说:“你这个同志真好,谢谢!请问你叫什么名字?”蔡永祥随口回答:“我是解放军战士,您要谢,就谢毛主席。”随后,他高高兴兴地离开车站,忍着伤痛,步行10多里回到连队。把方便让给群众,把困难留给自己,蔡永祥就是这样坚定践行着革命军人的宗旨。

岁月流逝,精神永恒。50多年过去,蔡永祥依然活在人们心中。在烈士牺牲的当年,家乡肥东县在四顶山麓建起了纪念馆。“现在的建筑是2013年重修的。”蔡永鹏告诉记者,建馆之初每天有上万人前来瞻仰,现在也常有单位和个人前来参观学习,从蔡永祥的事迹中感悟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

·记者手记·

“平常时刻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时刻豁得出来。”烈士蔡永祥的生平事迹,是对这句话的最好诠释。

日常工作中,面对组织安排的任务,蔡永祥从不叫苦、从不喊难、从不讨价还价,总是以饱满的热情埋头苦干,兢兢业业履行自身职责。生活中,他以艰苦为乐,以节俭为荣,以朴素为美,把节约下来的钱用于购书学习、帮助他人。蔡永祥的一言一行,展现了先进典型在平凡中的坚守、在平淡中的精彩。

危急关头,面对呼啸而来的列车,面对人民群众生命可能遭遇的危险,蔡永祥英勇无惧、不怕牺牲,用生命践行了“把青春献给大桥、献给人民”的铮铮誓言,展现了革命军人的高度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

典型就是旗帜,典型就是力量。无论时间过去多久,这面旗帜永远鲜艳,这种力量永远动人。让我们始终铭记蔡永祥同志的光辉事迹,并以他为榜样,在日常工作中认真履职尽责,在关键时刻敢于担当作为,在危急关头勇于挺身而出,用实际行动告慰先烈忠魂、不负初心使命。(本报记者 汪国梁

    相关新闻
全省企业注销“一网通”平台正式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