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要闻
决胜脱贫攻坚 圆梦全面小康
—— 全国两会前瞻(下)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0-05-22 07:52:30 责编: 刘东伟

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

当前,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信心、真抓实干。我省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抓紧抓实抓细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各项工作,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从决定性成就到全面胜利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减贫事业的历史高度,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出发,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任务,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安排,全面打响精准脱贫攻坚战。我国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决定性成就,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

作为脱贫攻坚任务较重的省份,安徽全面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十大工程”,脱贫攻坚在深度、广度、精准度上都达到了新的水平。2019年底,全省贫困人口降至8.7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16%;截至目前,300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31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安徽脱贫攻坚取得令人振奋的决定性胜利。这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团结拼搏努力奋斗的结果。“成绩来之不易,其中一大关键是五级书记一起抓扶贫,这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政治保障。”全国人大代表李爱青表示,在决战决胜的冲刺阶段,要继续发挥好政治优势,强化五级书记抓扶贫的政治责任,奋力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剩下的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而新冠肺炎疫情又带来了新的困难和挑战。”全国政协委员汪利民说,要高度重视这些困难挑战,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把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降到最低。 (下转4版)

决胜脱贫攻坚 圆梦全面小康(上接1版)许多代表和委员认为,虽然疫情对脱贫攻坚进程会产生一定影响,但这种冲击是暂时的、可控的。国家在脱贫攻坚上的政策保障、资金支持和工作力量非常充足,多年的扶贫实践也让各级干部积累了丰富经验,只要各级政府和扶贫干部坚定不移地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好,精准施策,真抓实干,就完全能够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千方百计克服疫情影响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脱贫攻坚大考的“加试题”。如何做好这道题,交上合格答卷?代表、委员们一致认为,只有科学统筹战“疫”与战“贫”,千方百计克服疫情影响,才能真正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精准脱贫攻坚战。

“今年春节后,受疫情影响,一些贫困户一时无法外出务工,对他们的收入有一定影响。我们想方设法在发展特色产业上下功夫,为这些群众就近就业提供合适岗位。”全国人大代表王萌萌说,她所在村135户已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没有发生因疫情而返贫的现象。“只要我们的应对措施得当,巩固脱贫成果肯定没有问题。”她信心满满地说。

受疫情影响,一段时间里,餐饮等消费活动减少,一些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遇到困难。“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应积极作为,帮助农户寻找、拓展农产品销路。”全国人大代表章昌平表示,要线上线下齐发力,加大贫困地区农产品宣传推介力度,综合运用消费扶贫、电商扶贫等多种手段,多渠道解决卖难问题,确保扶贫农产品销路通畅。

“未脱贫户、脱贫监测户、边缘易致贫户和老少病残孤等困难群体‘三户一体’是脱贫攻坚战的难中之难,必须下大力气、下足功夫,啃下‘硬骨头’。”全国政协委员夏涛表示,要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有机结合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大别山等革命老区、皖北地区、沿淮行蓄洪区等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帮助深度贫困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如期实现脱贫目标,需要齐心协力、攻坚克难。代表、委员们认为,要按照中央及省委部署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扣“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着力提高贫困地区的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要全面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做到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运用“靶向治疗”,坚决拔除“穷根”,努力让贫困群众过上幸福生活。

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任务能否高质量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脱贫攻坚收官在即、胜利在望。越是这个时候,越要从严从实,越要注重精准。各级党员干部要坚持‘三严三实’,拿出过硬作风,投入更大精力,横下一条心,攻克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力求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全国人大代表姚顺武认为,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深入推进抓农村基层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一抓双促”工程,确保脱贫攻坚质量高、成色足、可持续。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也是脱贫的主要依托。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必须推深做实产业扶贫。我省大力推广园区带动、企业带动、合作社带动、能人大户带动和支持贫困群众自种自养的“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全省贫困村建成产业扶贫园区3000多个,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共带动贫困户46.5万户。“对市场主体、村集体在乡村发展农业及三产融合产业,应实行更加优惠的扶持政策,更好地支持农村产业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国人大代表王绍南表示。

“革命战争年代,革命先辈在大别山前仆后继、浴血奋战,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大别山精神。大别山精神作为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巨大的精神价值。”全国政协委员李修松表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应注重扶贫与扶志相结合,在做好精准帮扶的同时,注重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通过做好政策宣传、情感沟通、思想转化工作,积极弘扬大别山精神,引导极少数贫困群众克服“等靠要”思想,树立必胜信心,确保脱贫整体效果。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踏上新的起点,要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在思想认识、政策保障、规划引领、工作落实上加强衔接。”全国人大代表吴梅芳提出,要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将原来投入脱贫攻坚的财政资金用于乡村振兴,将脱贫攻坚项目库和乡村振兴项目库统一合并管理;系统梳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2018-2022年) 》的重点任务、主要政策和具体举措,形成衔接的事项清单,明确衔接的路径办法;在领导机构、工作班子、人员队伍、体制机制等方面做好衔接,确保从脱贫攻坚顺利过渡到乡村振兴,从全面小康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本报记者 吴林红 汪国梁 聂扬飞 李浩

    相关新闻